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山西省发改委如何扛起“蹚出转型新路”的历史使命?近日,山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马双喜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正确看待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关系,着力做好抓规划、抓项目、抓政策、争资金、放管服效等重点工作,努力为全省转型发展作出贡献。
当前,我省传统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大,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兴产业虽然较快增长,但占比不高。新兴产业是转型发展的重点所在,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改造,完全可以焕然一新。
第一,发展新兴产业是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希望和出路所在。今年以来,我省举全省之力着力打造信创、大数据、半导体等14个具有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和农产品精深加工10大产业集群。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发力,努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抢占先机。
第二,保持传统产业稳定发展,为我省转型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我省传统产业体量和占比较大,是全省经济命脉所在。煤炭产业还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问题。为此,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保持健康稳定增长,唯有如此,才有利于新旧动能平稳有序转换,从而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有可为,科技创新是催化剂和助推器。我省正在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支持钢铁、焦化等传统优势行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层气开发利用等领域取得一批关键性技术攻关成果。
山西省发改委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聚焦“三抓一争一放”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集中精力抓规划、抓项目、抓政策、争资金、放管服效,为推动2025年“转型出雏形”、2030年转型基本实现、2035年转型全面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山西“十四五”规划《建议》《纲要》和30个省级专项规划;紧密衔接和落实好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好《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围绕转型发展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城市空间体系布局、创新生态建设等。要在全省打造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农产品精深加工10大产业集群的伟大实践中找准位置、精准发力。
在项目方面,山西省发改委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打造“项目之家”。坚持工作跟着项目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1-10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超过全国8.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3位,充分发挥了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作用。
山西省发改委还强化政策举措研究,真正当好参谋助手。在扩大内需战略方面,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3条”、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19条”、促进服务业恢复稳定增长“24条”“23条”;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方面,制定出台《2020年行动计划》,部署了8个方面83项任务举措;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牵头制定《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制度型开放方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梳理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确保清单之外的事项应放尽放,做到“一单尽列、单外无单”等。
山西省发改委还加强“切蛋糕”“进规划”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资金等支持;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承诺制改革继续领跑全国。
承诺制改革已成为山西一张名片。承诺制改变了过去“编、报、评、批”审批方式,形成了以企业信用承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企业报建阶段办理事项,由30项减少为最多6项,缩减约80%。特别是开发区一般工业项目实现“全承诺、零审批、拿地即开工”。
截至目前,承诺制试点项目累计超过5000个,承诺事项全部实现无审批办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核准类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力求在开发区范围内对备案类项目和核准类项目实施全方位的承诺制。推进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完善覆盖全省、功能完备的“项目库”,实现全省投资项目审批管理“一网通办”。推动项目审批和服务一体化流程再造,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集中办理、限时办结。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采用“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个平台”的方式,实现审批跨层级推送。
我们把放管服效作为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重构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做到企业到发改委办事跑一次是常态、两次是例外,为全省打造“发改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