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博会在山西省举办并走进晋中市,是对晋中市作为晋商故里、红色热土、发展新区的一次强势推介,更是对我们开放水平、转型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集中检阅。”在第十二届中博会期间,晋中市市长常书铭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将用好用足中博会效应,以开放之姿、创新之力、转型之势承接要素资源,以优良生态、厚重文化、宽松政策容纳创业兴业,欢迎国内外各界朋友走进晋中市、共享机遇,书写合作共赢新传奇。
晋中市委、市政府围绕“开放、合作、转型、创新”主题,将分会场向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拓展。具体有三个亮点:
一是围绕主线,亮出转型新气象。
高举转型综改、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三块金字招牌”,在办好省定“1+4”活动基础上,以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为核,聚焦“六新”突破与创新驱动,策划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转型蹚新路成果展,设置“农业科技创新 助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组织山西药茶商品交易订货会等。
同时,以晋商文化区为轴,聚焦文化转型与文旅融合,组织特色非遗商品交易订货会,推出“游山西·读历史”晋商文化体验游等特色活动,集中展示晋中转型新气象。
二是突出创新,打开数字云空间。
我们整合本地数字经济资源,引进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展会赋能。在此过程中,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及5G+VR技术,开发线上小程序和3D展示,让展会整体“上云”,全时段、全环节呈现晋中分会场盛况,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博会。
三是注重实效,营造招商“热”效应。
着眼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产业链条,我们共邀请到嘉宾580余人,14个省(区、市)的562家企业参展,两万平方米室内外展区吸引参展展品超过5000余种。晋中分会场拟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1120亿元。
做强科研平台,让农业“展翅腾飞”。
聚焦前沿,以“国字号”强化战略引领,重点建设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特色作物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
向“高”而行,以“高精尖”突破发展瓶颈,与中科院合作建设有机旱作农业智能农机科技创新平台,研发覆盖特色农作物的多型号智能农机装备,打造北方有机旱作未来农业综合示范基地;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山西农业基因组和小杂粮研究中心,建设杂粮育种山西重点实验室。
强基固本,以“产业化”打通供需衔接,加强科技创新高质量承接,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家,创新创业团队100个以上,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科技资源整合、深化科技资源利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蹚出农业转型新路子。
实施“特”“优”战略,让项目“释放动能”。
我们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点倾斜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建设进度快、综合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
依托五大科研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园,培育农业创新集群,今年重点实施总投资162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着力将有机旱作打造为现代农业重要品牌,全力扶持龙生种业做大做强,拉长从种子到餐桌的小杂粮研发、种植、加工产业链条;依托现有的穗华物流园打造全国领先的“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基地;依托具有500年历史的广誉远老字号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围绕药茶产业,布局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年底功能茶产值突破亿元,集中发力打响山西药茶品牌。
建设人才公寓,让人才“安营扎寨”。
以待遇留人,我们采取财政出资、市场化联建方式,今年要建设1000套人才公寓,给予生活补贴和创业资助。今年招引“双一流”高校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要达到100人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要达到30名左右。
以情感暖人,提供人才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围绕人才落户、出行、就医、子女入学等给予保姆式保障。
以政策稳人,保持政策连续性,晋中市财政每年要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引进人才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定制化一条龙服务。
创新体制机制,让改革“激发活力”。
聚焦体制机制创新,省级层面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主任的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管委会,市级层面设立管委会办公室,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成立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省级统筹、市级管理,一体化服务、市场化运作、谷城院融合”的机制。
加大政策支持,我们制定《晋中市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的十条措施》,从十个方面助力,形成人往农谷走、钱往农谷投、资源向农谷集聚、政策向农谷倾斜的良好发展态势。
深化市场运营,发挥神农科技集团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在招商引资、人才选聘、产业发展等方面,以更加灵活的市场化运营方式,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
扩大对外开放,着眼国际化发展,积极争取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获批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太谷片区,并设立海关业务窗口,引进一批跨境电商和涉农央企落地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深化一体联动,打通政产学研用,支持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建设科研平台、开展产品研发,加快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破围聚能、开放式办学,推动“谷城院”深度融合。
一是聚焦“六新”突破,实施“百千万亿行动计划”,以产业支撑转型。
“十四五”时期,我们围绕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立万亿项目储备库,按照产业项目、工业项目和战略性新兴项目“三个占比提高”要求,发挥十个产业链招商小组、四个招商小分队作用,加大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力度,项目库动态保持两万亿以上投资。
培育百亿企业,有序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企业和国内细分行业居龙头地位的“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
发展千亿产业,推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向千亿量级迈进,并及早谋划信创、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力推更多产品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二是聚焦绿色低碳,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晋中行动,以改革引领转型。
把开展碳达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牵引举措,编制并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传统产业做“减法”,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碳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力促煤碳消费减量和等量替代,走好煤炭“减、优、绿”之路。
清洁能源做“加法”,多元发展风、光、煤层气、生物质等新能源,重点发展氢能清洁能源,在煤焦主产区打造焦炉煤气制氢和液氢产业链。
节能降耗做“乘法”,探索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强化能耗“双控”管理,推进绿色化生产,倒逼焦化、煤电装备升级,把能耗增量控制住,把能耗存量降下来。
三是聚焦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全域创新生态新区,以创新驱动转型。
晋中市主城区北有大学城、东有职教港、南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有山西智创城4号基地,中有示范区晋中开发区,资源厚积、条件优越。
我们将坚决扛起推进太原都市区一体化、服务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政治担当,加快太原都市区创新生态新区建设,破题校地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以大学城为基础、职教港为补充、智创城为平台、金科孵化为基地、联东U谷为引领、示范区为运用“六位一体”的产学研用山西科创谷。
同时,晋中市将加快从科研创新到创业创新、生产创新落地转化,促进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向城市中心区集聚。
此外,我们引深规上企业研发全覆盖,强化重点高新企业核心技术攻关,为转型出雏型提供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