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刚刚过去,人们从放假模式切换到了工作模式。朔州市平鲁区的街头巷尾逐渐恢复往日的节奏,但几天前的“热闹”依旧令人回味。
观花灯、赏民俗、品美食……当地文化、餐饮、旅游等消费场景持续火热,印证消费复苏的潜力和活力,孕育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人们观看节日活动。
正月十五清晨,塞北大地寒风冷冽,平鲁区却到处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氛围。在欢腾喜庆的音乐声中,人们携亲带友向平阳街上的广场走去,观看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踢鼓秧歌是平鲁特有的秧歌类型,由108人组成的踢鼓秧歌队一登场便成为了焦点。在广场附近的街道上,人们簇拥着不同主题、不同造型的彩车缓缓前行。舞龙舞狮也是当地元宵节的传统节目,在活动现场,摇头摆尾、活灵活现的舞狮表演引得围观群众连连叫好……表演所到之处,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2023年,平鲁区“两节”文化活动规模空前、形式多样。该区组织了13个乡镇、街道办,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8大系统等共21辆彩车、19支文艺队,直接参与文化活动人数达3000余人,其中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77岁。
“紫塞新韵”迎春灯会。
夜幕降临,“紫塞新韵”迎春灯会闪亮登场。在平鲁区主要街道、紫晨广场、敬德广场、南关广场等地,花灯璀璨。市民、游客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徜徉在花灯间拍照留念,陶醉于火树银花中。
据灯会负责人介绍,“紫塞新韵”迎春灯会以逛展、沉浸展览的形式出现在节日场景中,“两节”期间,只此一项活动吸引观众达8万人次。
元宵节之际,当地赏花灯、猜灯谜等各项活动精彩纷呈,为复苏中的“夜经济”更添了一把“火”。在小吃一条街,从河南专程赶到平鲁卖自家制作的玉米棍的王普超,正月十四当晚便赚了700多元。
“我是大年初二来的,每天生意都很好。”来自运城的商户李恒称,正月十五当晚,自己就赚了近3000元。
数据统计,平鲁区整合饮食文化资源打造的小吃一条街,吸引了百余个商户参与,接待顾客50000人次,创收800余万元。
灯会现场。
此外,平鲁区还在城区剧场、人口密集的村镇组织了一系列演出,为群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两节”期间,平鲁区各种文化活动吸引群众约40万余人次,6个旅游景点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