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年味儿·制灯笼-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2/12 08:52:01
来源:新华网

指尖上的年味儿·制灯笼

字体:

  【编者按】舞龙、挂灯笼、蒸花馍、打铁花……中国人的年味儿就在祖祖辈辈求吉纳福的活动中蒸腾发酵。有多少动作在春节集聚,关于年味儿的记忆就有多么深刻。一双手创作出无尽的艺术,满载着希望和祝福,为万家灯火的团圆增添热闹、喜庆、温暖的氛围。年俗是时间留在人世的信物,连接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和情感记忆。

  万家灯火时,最暖的是那一盏中国红。红灯高挂,洋溢着热烈与喜悦,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一道道张灯结彩的街道像人间的银河,在夜晚散发出温暖的光芒,点亮新年的希望和梦想。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杨赵村灯笼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裁剪、印制、缝灯面、穿钢丝、套灯架、拉金条等工艺流程有序进行。一个个造型精致的灯笼在她们的巧手中制作而成,样式新颖的大红灯笼整齐地摆放在一起,把整个车间映照得红红火火。

  做了8年灯笼的兰引平,是杨赵村的灯笼加工大户。她说,今年春节期间灯笼市场火热,订单不断增加,大家都铆足了劲生产。他们主要制作植绒灯笼,其中销量最好的是直径1.2米的大灯笼,主要在家门口悬挂,灯笼上富贵牡丹、年年有余、中国梦的吉祥字样,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期盼。

  大红灯笼高高挂,喜气洋洋迎新年。杨赵村依托当地传统灯笼制作技艺,在营造年味儿的同时,也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一盏盏红灯笼,从杨赵村走向五湖四海,也让中国“年味儿”照亮海内外。

监制:吕梦琦 刘云伶

记者:王皓

摄像:赵玉祥 翟璐琪

鸣谢:运城市媒体服务指导中心

稷山县媒体服务指导中心

【纠错】 【责任编辑:王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