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借吕梁万仞崇 故将教育状层峰——写在吕梁市《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实施三周年之际-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4 09/19 16:58:14
来源:吕梁日报

欲借吕梁万仞崇 故将教育状层峰——写在吕梁市《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实施三周年之际

字体:

  原标题:欲借吕梁万仞崇 故将教育状层峰——写在吕梁市《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实施三周年之际

  图为吕梁市第一小学。 记者 刘亮亮 摄

  三年很短,只是历史长河之短短一瞬;三年很长,足以让一个地方、一个领域涅槃蝶变。

  近年来,吕梁市始终秉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优质、均衡”关键词,踔厉奋发、积极作为,吕梁教育由弱向强、蝶变跃升,逐渐成为承载吕梁老百姓幸福感的一块金字招牌、一张靓丽名片。

  尤其是2021年9月24日,吕梁市委、市政府高位谋篇、实处落子,出台实施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13个方面35项改革任务……拉开了吕梁奋力攻坚、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序幕。

  三年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吕梁教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突破,办学规模、教学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每一个脚印与进步都彰显出吕梁教育“主动作为、创新实干”的精神之光。

  公办教育优质资源持续增加

  老百姓身边“好学校”多了

  2021年以来,全市撤并农村薄弱学校324所,改造寄宿制学校187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48所,连续4年新建6所市直学校,2021年吕梁一中建成投用,2022年吕梁三中开始招生,2023年吕梁一小竣工投用,2024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6所。特别是投资6.4亿元兴建了吕梁一中,增加高中学位3000个,解决了吕梁新区缺乏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结束了吕梁没有一中的历史。

  仅2022一年,全市就停办民办学校12所,转公学校3所,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实现学校规划建设与人口变化趋势、城市空间布局相适应。

  临县兴建了号称万人学校的临县高级中学,解决了脱贫人口移民、进城务工等人口迁移带来的学位短缺问题;兴县新建了兴县中学、兴县职业中学,恢复了百年名校兴县中学,增加了公办教育资源的供给……一批民办公助学校转为公办,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面对人口变化带来的基础教育学位结构性缺口,近年来,吕梁市前瞻性布局,制定出台了《吕梁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整合、撤并等形式,切实加强全市义务教育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增加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供给,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美好向往。

  进入新时代,“上好学”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期盼。吕梁市教育局着力实施优质资源辐射引领的“借梯登高”“联盟校”工程。吕梁一中、吕梁三中、吕梁五中、兴县友兰中学、贺昌中学、吕梁二中、方山县、交口县、岚县等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借鉴成熟教育经验,快速提升吕梁市教育水平。

  成立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采取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帮扶、实施强校工程、建设品牌高中等方式,打破区域壁垒、校际壁垒,破解中心城区优质资源过度集中问题,全面提升全市教育质量,把家门口的每所学校办成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

  吕梁市第一小学是2023年新建的一所高起点市直小学,承担着引领示范全市小学教育的重任。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2024年8月,设立了吕梁新区东属巴校区、沙麻沟校区,与兴县城南小学、兴县蔡家会小学签订联盟办学协议,结对帮扶岚县坡上明德小学、普明希望小学,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深度合作,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临县教育科技局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组建了两个初高中教育协同发展联合体、9个帮扶式联盟校、16个教育集团,将全县8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绑在一起,以区域内优质学校为龙头学校,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实现管理互融、师资互派、优势互补、党建共抓、资源共享、文化共建、质量共评,集团整体高位、优质、均衡、特色发展,让一所名校“一枝秀”成为校校名校“满园香”。

  孝义市组建5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乡一体,全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22年以来,从市区学校交流到乡村学校校长5人,副校级领导8人,教师68人,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120余次、专家讲座60余场、同课异构15次、网络备课20余次、班主任经验交流10余次,探索出一条共同体内部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培育、全方位结对交流新路径,取得“支援一所、示范一片”成效,实现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蜕变。

  离石区第二小学与新建路小学、长治路小学与凤山底小学组建成联盟校,极大缓解了择校热。

  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内生动力

  蹚出吕梁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2022年,吕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教师招聘流动退养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招聘流动程序,为基层一线优秀年轻教师打通晋升通道,极大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在2021年市直学校率先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后,今年7月,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制定出台《吕梁市直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办法》,全面实行校长职级薪酬和聘任制度,全力推动中小学校长由“职务”向“职业”转型,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吕梁二中面向社会选聘校长团队,吕梁五中管理团队全部取消行政级别,管理部门精简到6个,管理人员减为8名,而且全部兼职代课。

  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增加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从2022年开始,大幅提高全市教师的工资待遇,全市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增加20%,19所重点建设高中教师绩效工资按总量的2.5倍列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兑现。采取多种举措增加教师福利,全市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通教师就医绿色通道、设立教师门诊挂号窗口、每年为教师免费体检一次;全市城乡公交和旅游景点向教师免费开放;设立教育发展基金,总额近1.3亿元,帮扶教师超1万人,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2022年9月8日,市委组织举办第38个教师节座谈会,市委书记孙大军出席并讲话,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弘扬。吕梁提高教师待遇做法,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作情况》刊发,《中国教育报》先后两次在头版进行重点报道,向全国介绍吕梁经验。

  强师铸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回应百姓“上好学”的期待

  近年来,市教育局创新实施了教研学科全面覆盖、教师人人参与、县际城乡交流联动的“大教研”“大培训”素质提升行动,积极推动“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鸡生蛋”的“三借”策略落地生根,走出去学习,请进来培养,开展“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教研活动,拓资源、搭平台、推变革,培养优秀的教育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着力培养打造一大批有“教育家精神”“教育家情怀”的好老师,让教育真正回归课堂、回归教学、回归学生的成长,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科研引导、学校推动、教师实践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教师培养和教科研模式,教师专业成长快速提升,吕梁教育进入了更为理性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时期。

  市教研室扩充了19个编制,充实专职教研员队伍,《教学研究》改版升级为《吕梁山教育》,为全市教师学术交流和优秀教学教研成果展示搭建了平台。开设校长管理课和教师思政课,着力构建“大思政”“大教研”工作格局,幼、小、初、高分段强化教研,形成具有吕梁特色的新时代教研体系。先后多次组织各县(市、区)分管县(市、区)长、教育局长、学校校长等教育管理干部赴黄冈、无锡、长沙等地进行培训研修,让各级领导干部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

  2023年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名校名师多人多次走进吕梁,举办学术讲座,开展专业指导,进行教研互动,为吕梁教育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指导和培养吕梁教师高阶发展。开展普通高中九科名师培训工程,194名青年教师确定为“吕梁名师”培养对象。开展了星火计划二期共三次的初中骨干教师培训,培养骨干教师248人。在此基础上,2024年在全市选择16所优质初中学校作为试点,实施了“燎原计划”,以点带面,引领全市40所薄弱初中学校办学质量整体提升。赴南京开展了初高中200名骨干班主任培训。组织举办了全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600余名教师参赛。在13个县(市、区)集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全员培训送教送培活动,实现全市薄弱学校送教帮扶全覆盖。积极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走进吕梁,举办吕梁教育大讲堂12次;先后实施教师培训项目16个,线下培训人数5000多名,线上培训教师4万多名;开展市级教研活动160余场,参与教师近两万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成立全市初中教学质量提升课题组,编写《2023年中考试题试卷分析》,深入开展省市两级年度课题立项和结题工作,申报立项课题数量和结题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针对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本科以上师范类毕业生来吕梁公办中小学任教,可通过面试直接录用入编,提供人才公寓,给予20万元生活补助,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吕梁作为落后山区很难吸引到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困局。2023年全年接收公费师范生26名,为市属学校招聘选聘教师130名,教育专项引才99名,顺利完成全市特岗教师招聘任务,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智蓄能。

  从“分数”掐尖向素质教育转变

  “五育”融合成就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市教育局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吕梁教育由只注重“分数”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转变,推动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态。

  在全省率先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积极探索形成一套工作机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示范“金课”、产出一批优质课程资源、培养一支优质师资队伍,开足开全音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成就学生“五育”融合全面发展。

  创造性地在全市推行“校长管理课”“教师思政课”,提升校长、教师专业素养,唤醒校长、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培养富有教育家精神和情怀的新时代教育管理者和执行者。

  深化体教、艺教融合,在全市各学校纵深推进“课堂革命”。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唱响青春主旋律”主题活动,全市师生在传唱好5首主旋律歌曲的同时,在深度参与、亲身体验中厚植了爱党爱国情怀,在沁人心脾、润物无声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市教育局选择一批优秀传唱视频,面向社会进行展播。

  美育教育走出“吕梁模式”。成立“吕梁教育之声合唱团”“吕梁教育之声乐团”,成功举办“吕梁教育之声”音乐会、教师节“桃李芬芳”专题音乐会、新年“春暖吕梁”专场音乐会,集中展示全市教育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现了吕梁教师精神风貌,极大地提升了吕梁教育形象。

  中央音乐学院再次牵手吕梁,与市政府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山西吕梁基地”落成,扎实开展教育帮扶,切实把“吕梁人民的需要就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时代责任”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帮扶行动。

  贺昌中学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利用清华美院及中央美院等一流名校教学资源,通过美术和文化课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为高校输送具有美育核心素养及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吕梁二中改造了操场、艺术楼,新装修了音乐厅、琴房、舞蹈排练厅、美术教室、书法教室、演播室等专业功能教室,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篮球、足球特长班;临县高级中学走出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搭建直通高校的专业平台;吕梁三中、吕梁五中确立了“培养吕梁英雄少年”的办学目标,开发编写了《吕梁英雄少年》校本教材,组织学生讲吕梁英雄故事,唱革命歌曲,寻访革命遗迹。

  学生回流吕梁

  写出人民满意教育高分答卷

  考入清华大学的吕梁一中原高三10班的车江同学说:“没有吕梁一中,没有吕梁一中老师的辛勤培育陪伴,不可能有我今天的成功。今日我以一中为骄傲,他日定让母校以我自豪。”

  来自兴县的吕梁一中原高三9班的张梦哲,原计划去太原借读,听说兴办吕梁一中后,毫不犹豫报考吕梁一中,今年毕业被山西大学录取。张梦哲父母高兴地说:“家门口办起了一所好学校。”

  吕梁五中九(3)班冯强的妈妈说:“刚入学时,不敢说孩子在五中上学,结果三年下来,孩子成功逆袭,中考考了640分,我为孩子感到骄傲,更为五中感到骄傲。”

  临县教体局为县外返回就读学生开启了高效便民的绿色通道,推行“教育入学一件事”一网通办,实现让学生家长“零跑腿”,为县外务工人员子女返临就读安置办理手续提供便捷服务,确保县外返回就读学生全部顺利入学。

  好学校多了、教学质量好了,学生外出上学少了、选择本地入学的多了,老百姓用自己的选择给吕梁教育打出了高分。

  欲借吕梁万仞崇,故将教育状层峰。未来的吕梁教育,一定会有更精彩的故事;未来的吕梁,一定会因教育而兴!(记者 李刚)

【纠错】 【责任编辑: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