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频道信息
首页 要闻 政务 廉政 人事 产经 医卫 教育 旅游 融媒体

朔州山阴:盐碱地里“结硕果”

2024-10-15 17:16:57 来源: 山阴县委宣传部

  秋日,行走在朔州市山阴县乡村之间,一片片田野丰收在望,一条条乡间小路四通八达,一幅幅农业农村蓬勃发展的画卷次第展现。

  朔州市地处桑干河上游,由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土壤胶体中含有大量的难以水溶的钠离子,全市盐碱地面积达167.9万亩,占全部耕地的41%。二十世纪70年代起,当地政府开始改造盐碱地。特别是到了90年代,朔州市以大同盆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契机,修造灌渠压盐洗盐、开挖排盐沟排盐,以每年4万多亩的速度,集中连片开发治理盐碱地。

  山阴县既是全国产粮大县、同时也是全省奶牛养殖大县,2018年入选山西省首批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在当地,盐碱地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喂牛,牛粪加工成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地,盐碱地再种杂粮作物,这种农牧一体化、农牧大循环的路子已延续了多年。

  其中,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有机肥技术,种植的青贮玉米两三年间从亩产2吨增长到6吨,高粱从亩产400斤增长到1000斤。温新院是土生土长的山阴人,从事农业生产已有20多年,从2015年起,他开始承包盐碱地进行耕作。2020年,经过山阴县农业技术部门牵线搭桥,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与温新院开展合作。

  温新院介绍说,目前改良过的中度盐碱地,已种植耐盐碱玉米,一亩平均产量1500斤。  

  昔日盐碱地,今朝“聚宝盆”,对山阴县薛圐圙乡罗庄村来说是真实的写照。当地养殖户赵栋通过科学调控水质、精准投喂饲料以及利用生物技术改良,让南美白对虾在罗庄村扎下了根,并实现了优质、高产。朔州三生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200万尾南美白对虾,年产值达300多万元;2024年又增加了鲈鱼养殖,养殖面积扩大到320亩,2025年准备再增加鳜鱼养殖,将基地规模扩大到460亩。

  从“白茫茫”到“金灿灿”,如今,随着改良技术提高、灌溉条件改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和大型农机的普及,盐碱地产量逐年递增,让塞北大地的盐碱地真正变成了“金银滩”。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