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观察】村里建起了“博士小院”
在徐明岗院士带领下,团队成员开展科研工作。
山西农大科研人员查看玉米生长情况并收集玉米生长数据。
“博士小院”里的科研人员在做生物检测实验。本栏资料图片由本报通讯员提供
今年,太原市率先打造“博士小院”,“借智”青年博士和高校科研力量,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博士小院”是当地对柔性引才模式进行的又一次探索型实践,为加入的青年博士提供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村屯农家进行“下沉式”解民生、治学问的交流空间,打通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当代年轻人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激活当地产业转型“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煤矸石上种出庄稼
秋收冬藏,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站在古交市马兰镇白草塔村高高的山梁上,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今年秋天,数百亩大豆和玉米长势喜人,在金色阳光掩映下,犹如一幅天然图画。然而早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毫无生机。
“这里曾是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堆放煤矸石的地方,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黑黝黝的小山包,天空中弥漫着灰尘,一到下雨天连水都是黑的。”山西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薄慧娟说,“通过我们团队不断科技攻关与实验示范,这里的矸石山不见了,还种出了庄稼,前后对比,让人难以想象。”
虽然现在已进入农闲期,但薄慧娟常常一大早驱车从太原市区出发,赶往位于古交市马兰镇白草塔村的“博士小院”。从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她2021年入职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并成为山西农业大学“矿区复垦与生态重建”团队的一员。该团队重点从事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重构、土壤耕层快速培肥等课题研究。古交市8月初建立“博士小院”后,便引其入驻,成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8人、硕博生13人。古交市因矿而建,依矿而生,如何消纳处置煤矸石,是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绕不过的课题,该市“借智”青年博士和高校科研力量,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研究,推进煤矸石集中收储和综合利用,努力打造“无废城市”。
“我刚来时看到黑压压、堆得像山一样的煤矸石,确实被震撼到了。”薄慧娟所在团队领头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明岗。2017年开始,他带领科研团队来到白草塔村,协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绿宝园林设计研究所、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矿以及当地村委会,开展了煤矿土地复垦基地的建设。他们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项目,围绕山西煤矿复垦区,开展了复垦土壤剖面构建、外源肥料对复垦土壤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植被重建培肥矿区复垦土壤、工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研究。目前,团队经过筛选、实验、比对,建立“分层压实、隔室堆储、覆土造地”煤矸石充填造地技术,从复垦土壤重构、培肥、微生物群落恢复到生态重建再到耕地质量提升,将废弃土地打造成循环生态园,实现煤矸石“从地里来,到地里去”的自然回归、生态循环。
在白草塔村村委会院内“博士小院”里,薄慧娟和她所带的硕士研究生薛东鹤正做着土壤采集样本的整理工作。“不同的土壤环境,不同的农作物,所采取的施肥措施也不同。采集农作物从生长到成熟不同时期的样本数据,将帮助我们筛选出最佳的施肥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优解。”目前,团队筛选出适于煤矿复垦区生态恢复的10余种能源植物、13株解磷固氮功能微生物,研发出矿区3个专用生物有机肥配方,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博士小院”的实践中,薄慧娟也将自己的科研方向明确在煤矿区复垦土壤快速培肥、作物根际相关研究工作。“农作物根深才能叶茂,我们农业工作者就像农作物一样,必须两脚扎在农业生产一线的泥土里,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创新赋能传统产业
矸石山的治理最终达到了良田标准。白草塔村村民靳秀成对徐明岗团队的科学种田技术非常信服。他之前种地多选用简单方便的无机肥,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土壤板结、产量下降的情况。参加农大师生组织的土壤培肥专题讲座后,他才知道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影响了微生物的活性。在专家的现场指导下,他掌握了“有机肥+无机肥”施肥技术。“用专家传授的技术科学种田,玉米亩产量能达到750公斤,高时甚至能突破800公斤。”靳秀成高兴地说。
“通过测试和对比,我们发现毛苕子、大豆显著促进土壤结构改良、微生物数量提升和养分含量增加,可作为煤矸石新造地土壤培肥改良的先锋作物。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方式是矿区复垦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有效措施。”徐明岗团队专家通过举办土壤培肥专题讲座,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导农户走上科技兴农之路。
“山高树少矸石多,要想出门需渡河;靠补吃饭无余钱,种地放牧难收益。”这是白草塔村曾经的真实写照,白草塔村第一书记张嘉宇深有感触:“农大的团队入驻后,建设了300亩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现场帮扶等方式指导农户选用培肥改良先锋作物,辐射带动周边2000余亩土地达到良田标准,农作物亩产超过700公斤。”如今,村民在治理恢复的矸石山上种植杨树、松树、果树120余亩,铺设灌溉管道1500米,建成了具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矿山生态园。此外,该村因地制宜养殖肉牛100多头、羊80余只、生猪300余头,种植土豆30余亩、玉米等饲料作物280余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0余万元收入,真正将“撂荒地”变成了“丰产园”。
秋天微风吹过,一人多高的玉米整齐排列,犹如密不透风的青纱帐;一望无际的大豆田里,豆秧密密麻麻结满豆荚……这支年轻的科研团队看到丰收的景象,心中涌起满满的成就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在阳曲县喜跃发道路建设养护集团的“博士小院”里,6名来自国内高校的博士已进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学地球实验室副主任张露与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巩固了“博士小院”的科技支撑和合作基础。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载体,博士生在科研端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集聚智慧、助企纾困、打造品牌,将推动高层次人才与地方产业发展双向赋能,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入驻博士窦新玉说:“‘博士小院’的建设,将成为晋籍博士生与家乡之间情感与智慧的纽带,我们将更加坚定地服务家乡、回馈社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书写家乡美好的明天。”
打通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博士小院”是太原市对柔性引才模式进行的又一次探索型实践,作为人才积聚平台,将为党政、企业、“三农”等领域提供智力、信息、专业、研发等方面支持,协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打通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小院落地后,太原市将根据发展需求,围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振兴、社会服务等要素,积极为博士人才提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充分“借智”高校博士生和科研力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正如徐明岗院士在寄语中说:“古交位于丘陵山区,大部分煤矿企业散布于沟沟之间,在这样的地形地貌下,建立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具有很强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建立“博士小院”,有效实现了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基地,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古交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负责人介绍:“我们坚持建好一个‘博士小院’,带动一方农业产业,辐射一片农村田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要把‘博士小院’打造成科研人才与农民紧密联结的桥梁,吸引汇聚一批农业科技人才和青年农创客扎根农业农村一线。”未来,当地将发挥“博士小院”聚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作用,把更多高层次人才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重点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高层次人才。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激励,让更多的科研院所、专家人才服务好新农村建设,让每一块土地都有科技的支撑。
试点小院接续成功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太原市将结合各县(市、区)实际,在全市系统化一体推动,特色化因地制宜建设“博士小院”,将其逐步打造成兼具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引才育才、科普宣传、课题研究、成果转化等多功能的综合性阵地,通过吸引积聚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记者手记
让更多“博士小院”植根三晋大地
作为一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载体,“博士小院”无疑是科技创新、人才招引、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为青年人才提供工作场所、研究基地、交流空间,同时也将为青年博士课题调研、实践锻炼、产学研转化等提供社会保障。
近年来,我省校地合作不断深入,随着模式创新,带动了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如何发挥好“博士小院”联农带农作用,下一步,我们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健全沟通对接机制、完善合作推进机制、落实服务保障机制,更好地“借智”青年博士生和高校科研力量,全面打通地方人才需求与高层次人才应用研究连接通道,以高校博士生沉到基层的“一小步”,助力地方实现“大发展”,实现青年博士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有效打通人才助力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三晋大地需要更多的“博士小院”植根田野乡村,相信这一新的创新载体将发挥出高校博士生在科研端的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科技赋能,助力我省乡村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