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高海英)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不仅满载着游子归乡的殷切期盼,更象征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这个春节,我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家人回太原老家团聚。本以为只是一次平常的返乡,然而,当我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却惊喜地发现,家乡已在岁月的流转中悄然蜕变,绽放出璀璨夺目的时代光彩。
漫步在太原的老街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古城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的无限活力。钟楼街、老鼠街、食品街,这些承载着我童年回忆的地方,如今已焕然一新。曾经的街巷平凡无奇,如今却变得时尚又富有创意,文化与新春交融,别具韵味。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霓虹闪烁,将节日的喜庆氛围烘托得愈发浓厚。即便寒风凛冽,街上依旧人潮涌动,热闹程度不逊色于热门旅游城市,太原已悄然成为 “网红” 打卡地。
图为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高海英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各具特色的文创小店。走进 “晋礼” 文创店,店内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充满创意与趣味。山西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这些文创产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尤其是融入了《黑神话:悟空》IP元素的文创产品成了抢手货。山西的醋和煤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醋入平安”的创意产品,名字讨喜,设计独特;“拿的醋手” 结合网络热梗,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碰撞。老陈醋可乐独特的口感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尝。煤球咖啡、煤球糖,以山西的煤炭资源为灵感,逗得人忍不住要尝一尝;店里还有《黄河民歌春晚》的吉祥物“黄河娃”,造型憨态可掬,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关二爷、剪纸、虎头鞋帽等民俗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经过精心设计,既时尚又吸睛。在这样的文创店里,每一件产品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文化使者,向人们传递着山西的独特魅力,在这个文化年、非遗年里绽放异彩。
图为老鼠窟元宵店前排大队。 高海英摄
在钟楼街,我还发现了小时候就火爆的老鼠窟元宵店。那长长的排队队伍,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美好时光。记忆里元宵的香甜味道与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文创、小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气腾腾的生活画卷。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文创标语也充满了趣味和创意,如“我的人生,太原满了”“煤有烦恼”等,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太原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临近傍晚,我选择了钟楼街边的一家饭馆。进去时还早,美食上桌,色香味俱全。当我和家人吃得尽兴时,猛然抬头发现外面已经站满了拿号排队的食客。一位等候的食客兴奋地说:“一看这么多人排队就高兴,说明这家店红火!”作为家乡人,看到市场这么红火,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喜悦。
图为山西博物馆文物前围满观众。 高海英摄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 “地上文物看山西” 的美誉。除了街头的繁华,我和家人还去了山西博物馆。春节期间,博物馆里人山人海,要近距离欣赏镇馆之宝得耐心等待,讲解员也得抢位置。馆内展厅丰富,人们在欣赏文物的同时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变局 —— 春秋时期的晋与秦” 展览汇集 17 家文博单位展品,讲述春秋晋秦风云,令人赞叹。文物里的蛇元素成为蛇年新春观众的关注点,增添了趣味。山西博物馆在这个文化年成为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据了解,大年初二至初七,山西博物院(含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参观总人数达113206人次,正月初四超2.1万人次,为单日最高,彰显了太原的文化魅力。
今年春节假期,文旅市场数据格外亮眼。“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此次春节回乡之旅不仅让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更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切身体验到了经济向好的态势。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在这片土地上融合,共同谱写着老城的新春蜕变之歌。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农历新年,太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发展理念,展现出了文化年、非遗年的独特魅力。新的一年里,愿家乡越来越好,愿我们的生活如这新春一般,充满希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