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中国行 我在山西过大年】AI拜年:掀起创意风潮
“春风送暖绽桃枝,平野葱茏映碧池。拜奉安康千万缕,年临盛景颂嘉时。”
“今年春节,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诗词拜年。‘AI+诗词’,让我这个诗词爱好者摇身一变,成了亲友圈里的诗词创作‘大家’!”今年65岁的王春平家住太原市小店区恒大社区,他平时最喜欢的事就是“以诗会友”。
王春平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利用AI创作拜年诗词的全过程。他熟练地打开AI软件豆包,输入指令“创作一首含有春平拜年四个字的藏头诗”,仅仅两秒钟,一首格律规整的藏头诗便跃然手机屏幕之上。王春平笑着说,这可比从网上复制一段拜年吉祥话有意义多了。
对醉心非遗文创的郑女士来说,她喜欢的是“AI+版画”。郑女士拿着手机,为记者一幅一幅地展示她用腾讯元宝创作的AI版画,这些版画颜色喜庆,清晰的线条颇具北方版画的风格。“这些版画是我要求AI用我最喜欢的榆次版画的风格创作的,你可以对它下指令,想画财神还是想画灶神,或者胖娃娃抱鲤鱼,它都能为你实现。更重要的是,AI创作的版画并不是简单复制,它能够带给我许多思路,让我的非遗手工创作更加灵活。我想,这才是AI的真正意义吧,它可以成为人类的‘第二大脑’,不仅仅是执行你的命令,而是帮助我们实现深度思考和提高。”
“AI+视频”则被踏入职场两年的“00后”张梓瑶玩了个明白:“我们做销售的很重视逢年过节对客户的情感维护,往年春节,为了做一个能让客户记住的视频简直要想破头。今年DeepSeek横空出世,它可以生成一个完善的脚本,再搭配‘可灵’‘剪映’等软件一键成片,我就可以轻松制作每一个客户的专属视频,把我们之间的合作故事记录下来,每个客户看到都很动容。”张梓瑶一边说一边展示,“把我们之间的合作资料输进去,再加上拜年吉祥话的要求,视频很快就‘出品’了。”
从醉心诗词的王春平,到痴迷非遗文创的郑女士,再到初入职场的张梓瑶,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们在这个春节,都借助AI解锁了全新的过节体验。AI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科技概念,它已化作充满创意与温情的新春祝福、灵动的非遗灵感以及走心的职场互动,无缝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场AI与春节的深度交融,让我们看到科技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未来,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它将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与我们的生活紧密交织,不断改写生活的边界,持续书写科技助力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精彩篇章。(记者康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