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凤翥晋阳擘锦卷
——解锁太原入选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流量密码(下)
春节期间,太原古县城游人如织。李学军 摄
迎泽大桥夜景。李学军 摄
在《2024活力之城文旅指数报告》中,与广州、武汉、哈尔滨等一道,太原获评“2024年度活力之城”;在同程旅行发布的2024年度TOP50旅游目的地榜单中,与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并肩,太原入选前十,位列第六;旅游预订热度跻身国内热门目的地榜单前十,“年味游”热门目的地之一……从去年“五一”到国庆,再到今年春节,在各类文旅平台推介榜中,太原总是名列前茅,加快推进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愿景,正触手可及。
悠久厚重的历史人文、冠绝古今的文化遗存、瑰丽壮美的自然风景,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从不缺文旅资源,只是未被更多人所熟知。如今,一次又一次的文旅热潮吹热了等待千年的晋阳古城。成功,离不开坚定自信的执着和日复一日的坚持。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太原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持续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深挖特色,以文旅体制改革为引擎,全力驱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025年太原持续加快推动文旅行业全方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建立政府做生态、景区做平台、市场做业态的开发运营管理体系,精心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升级版”,一幅更加绚丽的锦绣画卷正徐徐打开。
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让晋阳古城更加光彩四射
太原,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古称晋阳,是三家分晋的壮阔舞台,是大唐盛世的启幕之地,亦是八路军英勇抗日的集结地。时间的笔触,在此镌刻下无数不可磨灭的印记,赋予太原古老与现代交织的蓬勃活力。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的眼中,太原如同一幅“活色生香”的画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当下、沉静与活泼,在这里完美融合。
“加快推进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这是市委、市政府赋予太原文旅的重大使命,也是促进我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师旭东介绍说,今年1月,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太原文旅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我市将加速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全力打造热点门户城市,持续推动晋阳古城板块各景区协同联动发展,让这座古城更加光彩四射。
在这一进程中,持续完善非遗名录体系,探索“非遗+集市+旅游”发展模式,不断激发非遗消费潜力。持续巩固优化一环(环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一带(汾河景观游憩带)的旅游产业总体布局,深入打造西山、汾河、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四大旅游板块。支持高君宇故居博物馆、晋商博物院、太原古县城、双塔博物馆等景区创A升A,持续推动晋祠天龙山、蒙山、太山、龙山、太原植物园、晋阳湖等景区连片提升改造,协同联动发展。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让锦绣太原更加汇聚人气
晋祠古韵的悠长,凌霄双塔的巍峨,古县城的烟火升腾,植物园的生机盎然,加之文庙、碑林、纯阳宫的隐匿繁华,钟楼街景的古今交融,共同构成了最迷人的城市底蕴。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奠定了文旅强势发展的基础,也正转化为“魅力独具”的城市文旅IP。
“太原正努力通过守护、挖掘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不断赓续千年文脉,绽放时代华彩。”师旭东表示,在此基础上,今年太原要树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兴文旅品牌,打好文体旅资源组合拳,持续放大文旅产业综合效应,进一步展现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大力发展“文旅+”“+文旅”业态,是我市今年文旅发展的一项重头戏。大力推动“演唱会+文旅”“赛事+文旅”“教育+文旅”“展会+文旅”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和太原列入过境免签口岸和城市的机遇,策划推出国际旅游线路和优化国际游客便利化服务举措,吸引更多国外游客入并旅游。
同时,加快发展低空旅游,建设汾河二库等一批航空休闲旅游示范项目。持续发展冰雪旅游,支持采薇庄园等景区拓展冰雪业态。引深文旅康养示范,持续推动森栖小镇等文旅康养集聚区示范区建设。谋划引进一批一流导演和顶级IP演出剧目,努力打造太原文化领军企业和旅游演艺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演艺集群,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游客的观赏需求,让一城锦绣汇聚更多人气。
扩容提质硬核宠粉
让文旅体验更加舒适美好
“火出圈”之后,高品质的体验才是吸引游客从“到此一游”到“流连忘返”的关键所在。细微而贴心的文旅服务,直接影响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实际感官和现实印象,从淄博到哈尔滨莫不如是。去年太原“宠粉”的硬核操作也同样接连不断,用“出圈”的文旅聚人气、用细腻的服务暖人心,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务品质,太原才赢得了一众好评。
“我们要持续提升文旅消费服务,谋划一批项目,并打造‘游客满意在太原’品牌,致力让每位来太原的游客体验感更好。”师旭东介绍说,我市正会同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深入谋划引进文旅、涉文旅项目,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和推动建设。目前已梳理汇总涉及景区扩容提质、旅游基础设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用航空低空旅游、乡村精品旅游民宿、旅游集散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等方面的文旅及涉文旅的重点项目32个,项目总投资280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50亿元。
此外,鼓励支持国有企业依托交通枢纽、核心景区谋划建设一批游客集散中心,同步完善各重点景区游客服务和集散功能,优化旅游公交专线,形成全市域旅游交通闭环。规划建设观景台、汽车营地等服务设施,推动文旅消费场所的扩容提质。
当前,我国文旅产业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火出圈”之后,持续推陈出新、创新服务体验、打造文旅特色才是“长红”之策。不靠“一招鲜”、不吹“一阵风”,太原新一轮的文旅发展方向已经明确,融合成势、精准服务是行稳致远的保障。春日景致正好,来锦绣太原,一定不虚此行。
记者 梁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