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频道信息
首页 要闻 政务 廉政 人事 产经 医卫 教育 旅游 融媒体

聚焦“五大振兴”,兴县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5-02-21 18:33:39 来源: 兴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深化改革、积极创新,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书写乡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健全产业体系 促进产业振兴

  聚焦“特”“优”“高效”发展,兴县坚持做精做深特色农业产业,持续打造精品小杂粮、现代设施蔬菜、生态养殖、特色经济林、优质食用菌、高品质中药材六大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1户、农村合作社达到1191家。晋绥黄河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吕梁山花烂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晋绥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3户企业上市“晋兴板”。

  围绕做大做强现代工业产业,2024年,兴县完成煤炭产量2946.42万吨,保供任务838.23万吨。山西泽丰达提氦制氢项目(一期)投产,产能持续释放,产值达到10.6亿元;兴县金通铝业年产15万吨铸轧铝板项目、上海信特年产15万吨高精电工圆铝杆项目落地开工;华电2×35万千瓦电厂项目稳步推进;中联煤层气晋西分公司临兴区块完成钻井133口,管道铺设145公里,新建产能3亿立方米/年。

  同时,兴县做活做优地方文旅产业,全面启动南山公园、蔚汾公园、黄河奇石湾景区3A级景区创建工作;成立兴县杂粮宴餐饮文化发展中心,推动兴县杂粮宴餐饮文化的系统研究、技艺传承、示范引领、宣传推介和对外交流;强化资金配套,支持1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

 强化队伍建设 促进人才振兴

  围绕人才振兴,兴县开展村级队伍优化行动,每年初开展村“两委”班子分析研判,村(社区)“两委”班子学历、年龄、结构实现“一升一降一优化”,吸收162名本土回引大学生、30名致富能手、60名退役军人、15名乡村医生进入“两委”班子,累计选派84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委员。

  同时,兴县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累计388人次取得本科或专科学历,指导15个乡镇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轮训,县乡累计培训乡村干部6840人次、农村党员3800人次;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招聘251名大学生到村(社区)担任支书主任助理、“两委”办主任、报账员;健全完善“选育管用考”全链条培养使用机制,针对招聘大学生开展基层治理、巩固衔接等专题培训35批次,着力提升大学生履职能力和水平。

  为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兴县柔性引进高层次乡土人才,与山西大学合作挂牌成立“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兴县基地”“乡村振兴研究院兴县博士后工作站”“乡村振兴研究院狮子洼村博士工作站”,柔性引进博士生5名;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召开校地合作座谈会,签署合作协议,为全县数字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治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深耕红色资源 促进文化振兴

  依托革命老区厚重红色文化资源,兴县着力发展革命根据地旅游项目,重点打造晋绥边区首府旅游区和黑茶山旅游景区两个4A级景区,积极开发以蔡家崖红色文化游、黄河沿线休闲游、黑茶山生态游为主题的旅游景点,逐步形成“一核两翼”文化旅游产业布局。

  依托红色文化,兴县打造文旅宣传列车——蔡家崖号列车;开通“县城-六郎寨”免费旅游公交线路,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推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县段建设,完善6个驿站配套设施,带动兴县沿黄旅游、乡村旅游发展。

  兴县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带动旅游业发展,并将晋绥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讲好红色故事、加强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擦亮绿色招牌 促进生态振兴

  兴县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小杂粮为引领,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杂粮种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亩、杂粮种业基地1万亩、创建绿色有机杂粮基地20万亩;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树牢绿色理念,研发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把兴县“绿色”品牌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兴县已完成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规划并上报上级部门审批,7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项目已完成资金匹配和项目入库工作,同时,新开工5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兴县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重点开展农村垃圾整治、镇容村貌整治、农村河塘整治等工作,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以绿色低碳县城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兴县在铝镁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深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积极规划建设赤泥、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高值化利用。

  建强基层堡垒 促进组织振兴

  兴县进一步实施强基固垒工程,全县15个乡镇全部成立党建办,推动乡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体化运转;实施30个乡镇党委书记领办基层党建项目,通过“抓书记、抓项目、抓典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精准摸排确定软弱涣散村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一村一策”破解难题。

  此外,兴县还实施县乡村联动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工作,确定25个党组织主导农业生产托管重点村,认定服务主体14个;采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居间服务”模式,15个乡镇共签订托管合同1380余份,涉及农户2262户,托管面积1万余亩。

  兴县积极探索支部引领、村企联盟、产业延链、资金入股分红等发展模式,全面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能”。2024年,兴县所辖行政村均实现稳定的经营收益,经营收益50万以上的村30个、10万元以上的村218个。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