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年,吕梁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了。近年来,吕梁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达到24.1%;15个地表水国考监测断面均达到优良水质;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3 天,占比80.1%,排全省第三;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1μg/m³,圆满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绿意盎然的吕梁山脉。(薛志雄 摄)
久久为功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蓝天、碧水、净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硬指标,也是吕梁市民享受的生态红利。
为保卫蓝天,吕梁市落实汾河谷地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平川四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下降8.75%。通过组织开展“创A升B”等专项行动,吕梁市新增环保绩效A级企业1户、B级企业9户。同时,吕梁市还积极开展碳市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审核完成40户重点排放单位年度排放报告和质控计划,19户电力企业全部完成第三周期碳履约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明察暗访4类共性问题、7项整改任务全部销号。
同时,吕梁市深入开展黄河干流沿线10公里、入黄支流沿线1公里内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累计整改突出环境问题309个。“听民意办实事”所涉及的10个乡镇、79个村级水源规范化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吕梁市通过制定安固桥、南姚断面达Ⅲ保Ⅲ水质管控措施,全流域开展文峪河、磁窑河、岚河监测执法,实行跨界断面每日监测、支流入河口和污水处理厂隔日监测,严控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严管溢流污水入河、严格企业执法监管。
吕梁市建立危险废物全口径清单,623户涉危单位全部纳入系统管理;鹏飞焦化土壤污染绿色化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地下水污染重点区域划分;完成14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96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完成山西省人民政府民生实事所涉文水35个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紧抓机遇 全力推动各类项目建设
临县生松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王明喜看着岸边、山上长高的树,很有成就感与自豪感。临县曾经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输入黄河泥沙较多的地区之一。2024年,临县完成了19.1万亩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任务。
王明喜所在的合作社是临县在脱贫攻坚期间成立的以贫困户为主的291个造林合作社之一。经过一年接一年的造林,一座座荒山变成了片片绿色。
2024年,吕梁市持续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36个项目年内新开工6个、新完工10个,累计开工36个、完工22个,开工率100%、完工率61.1%,完工率超省定任务11.1个百分点。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49个项目新开工25个、新完工14个,累计开工44个、完工20个,2024年要求完工18个已全部完工。
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蔡玉洁表示,将全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和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坚决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用实干让美丽画卷绘在吕梁青山绿水间,描画出吕梁人民群众幸福的模样。(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