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临汾: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
向“优”而行,“近悦远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临汾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举全市之力打出一套对标一流、追赶先进的“组合拳”,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了更多优势和主动。
高位部署推动 彰显诚意决心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主题,临汾市委书记李云峰连续三年的“首次调研”都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展开。2月10日,春节刚过,他就来到临汾经济开发区、尧都高新区和临汾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
为何连续三年始终聚焦同一件事,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就是要彰显临汾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在全市树立大抓‘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凸显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性;进一步表明市委抓任何工作都是持之以恒、毫不松懈、一抓到底的态度、韧劲;进一步释放开春即开工、起步即冲刺,始终以奔跑姿态拼抢经济的强烈信号。”
当前,全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临汾市作为中部内陆资源型城市,以战略眼光与坚定决心,高位部署推动营商环境系统性优化,确保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激烈竞争局面中不缺席、不落后——
新春伊始,市委召开“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2025年六大专项行动之一,持续打造具有临汾特色的一流营商环境;
市政府连续五年组织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出台《临汾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有力推动“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等涉及营商环境重点难点工作的解决;
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并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实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监督责任;
市政协组织开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课题调研,广泛倾听经营主体的意见建议,为“对症下药”打好基础。
高位推动,以上率下。临汾市四套班子带头履职,充分表明大抓营商环境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凸显出该市上下全心全意服务企业发展的诚意决心。
探索创新举措 提升工作效能
空中俯瞰,深蓝色的光伏板在楼顶与外立面整齐排列,宛若阳光下闪耀的宝石;步入无尘车间,一块块光伏电板在流水线上缓缓移动……
临汾晶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大陆希望集团投资创立的企业,位于临汾经济开发区。
2024年11月,大陆希望集团总经理王文佳在新华网思客“云丘山年会”上表示:“(项目落地临汾)我最看重的是这里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我们感受到了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刻体验到了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心意和诚意。”
正如王文佳所言,“晶旭公司”不仅享受到厂房量身定做,还享受到从签约到竣工的“一条龙”全程代办服务,实现了从签约、办理手续、入驻厂房到投产只用150天,生产线从建设、调试到投产用时40天的“临开速度”。
速度彰显效率,实干凸显成效。临汾市持续强化改革创新力度,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通过创建一系列符合实际、具有临汾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促使经营主体与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坚持推动“所有常办审批事项向全国最短时限看齐”,持续深化“极简审批”行动,市、县两级同步对所有常办审批事项进行清单式台账式梳理压缩。截至目前,市级182个常办审批事项中有149项达到最短时限,占比82%,比上年度提高14个百分点。
——在全省首家开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专门受理10个方面问题的投诉举报,集中力量破解执法不规范、办事效率低等问题。自2023年4月3日开通至今,专线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事项2266件,办结2250件,办结率99.2%,满意率99.3%,对有关违纪违法问题处理处分30人。
——率先在全省开展全市域投资项目“全代办”服务,持续引深“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四办服务品牌,以“在临汾投资,企业不跑腿,我们多跑路”为目标,建立全市域重大项目审批服务“5+1”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包联,建立一个团队,制定一套方案,形成一个清单,完成一次报告”,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达效。
——创新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一窗受理、两类研判、三级响应、四项机制的工作方法,帮助企业、群众解答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办理、难以办理、不予办理的各种疑难杂症,履行“兜底服务”。其中,市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立以来,累计受理280余件事项,服务群众2500余人次,化解率达到100%,好评率达到100%。
从政策制定的顶层设计到执行层面的精准发力,临汾市层层压实责任,通过跨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壁垒与行政梗阻,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经营主体,为企业发展营造出公平竞争、高效便捷、安心创业的优质营商环境,不断激发了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平阳大地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深化协同联动 赋能经济发展
今年春节档,精品短剧《过年好之花馍馍和马卡龙》在优酷首播,表现不俗。作为一部以“霍州花馍”为主线的节日题材短剧,“花馍馍和马卡龙”是在临汾市拍摄的首部精品文旅短剧。
“首次来临汾拍摄,每到一个取景地,不论是个人、商家还是景区,都十分配合。这样一个给力的城市,我们必须拍出一部给力的作品,才能不负温暖的遇见。”该剧导演舒昊如是说。
出品方之一、山西春秋映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国松说:“这部短剧拍摄期间,在各类手续办理、拍摄场景和剧组生活及工作保障方面,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切身感受到临汾把微短剧产业做好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也体会到了临汾营商环境的优势。”
此言不虚。正是凭借优秀资源禀赋与良好营商环境,临汾市推动腾讯视频精品微短剧基地、央视频精品微短剧共创点成功落地,吸引20余家视听企业签约入驻,正在加快成为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视听产业新高地。
“剧”力成势,是当地以营商环境之优,谋高质量发展之“进”的一个缩影。也是临汾市委、市政府“让客商在临汾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这一庄严承诺的体现。
两年多来,临汾市级党政领导对来临企业必见必谈。各级各部门跟着学、照着做、踏实干,积极对标市委、市政府部署,主动担当履职。
作为市级牵头部门,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主动发挥统筹作用,组织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政企沟通机制》,动态推进营商环境工作,了解企业诉求,征求营商环境意见建议,推动问题解决。
市、县两级常态化开展“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等政企沟通对接活动,了解企业诉求,推动问题解决。各县(市、区)、开发区围绕“首创性、领先性、唯一性”改革要求,连续两年开展“一县一品”“一部门一品”“一开发区一品”创建活动,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总结实践案例,先后打造出19个营商环境地区品牌。同时,注重强化智力支持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效能,充分发挥学者、院校、媒体、专家作用,通过提供决策咨询、问题诊断,开展营商环境培训,及时报道典型案例等方式,从多维度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赋能。
当前,临汾市以“人人关注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为共识,切实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互动、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大格局,牢固夯实了“尊商安商、亲商富商”的社会基础。
2023年至2024年,临汾市招商签约500余个项目、签约额达3000亿元,字节跳动、华为、腾讯、百度、阿里等数字头部企业项目落户临汾,运达、中信、深宝安、新希望等先进制造企业、世界500强企业项目也相继落地,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连续两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目的地”。 (记者郭玉琴 通讯员韩晋成 孙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