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原市博物馆开启瓷器研学探秘之旅
2月22日下午,由太原市博物馆优秀讲解员张嘉欣主讲,近20名青少年学生走进展厅,开启了一场充满文化韵味的瓷器研学探秘之旅。
《抟土成金——太原博物馆馆藏明清瓷器展》作为太原市博物馆的常设专题特展,自2020年1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至今已满5年。这场展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成为太原市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展览从馆藏千余件瓷器中精选出涵盖明清两代的代表性作品,以“品种”“器形”“纹饰”三大单元为脉络,系统梳理了明清瓷器的艺术演变与技术革新。太原市博物馆以一场持续5年的展览为基础,呈现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青少年美育中的双向赋能,印证了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无限可能。
在研学活动中,张嘉欣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青少年学生们讲解着每一件瓷器背后的故事,引导青少年学生仔细观察瓷器的细节特征,感受匠人们的智慧和匠心。“明清瓷器不仅是中国工艺美术的巅峰,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是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大家看这件清康熙青花‘岁寒三友’瓶,松、竹、梅不仅是自然之景,更象征着文人坚贞高洁的品格……”张嘉欣的讲解从纹饰寓意延展至历史典故,吸引青少年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展柜中的瓷器,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作为本次研学活动的策划人,太原市博物馆公众服务部主任侯艳芳表示,公众服务部依托瓷器展策划是为了深化展览教育功能,将知识讲解与动手实践结合。目前,已自主研发完成了“如‘瓷’出色”“岂有‘瓷’理”等六节瓷器美育课程,带领青少年在彩绘、纹样拓印等体验中感悟匠心。这场研学活动以一种新形式不仅为展览的五周年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成为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美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记者 孙轶琼)
【纠错】 【责任编辑:王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