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山西入选工信部二○二四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企业与园区观察
2月17日,太重向明节能环保输送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厂房内,工人正在调试、安装进场设备。作为国内散料输送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太重向明始终坚持“绿色制造、生态立企”的环保理念,在此项目建设中,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引进数控双面镗铣加工中心、自动静电喷粉线等高效、节能生产设备,进一步实现规模化、绿色化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和能耗,不断引领、带动行业的绿色发展。未来,太重向明将持续发挥好绿色工厂的示范作用,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日常生产全过程,推进绿色工厂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绿色生产工艺等,助力国家绿色制造与工业高质量发展。
这并非个例。近日,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山西共有23家企业、园区上榜,其中21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绿色工业园区,一家企业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我省多年来在绿色制造领域的政策推动和不懈努力。
梯度培育 厚植底色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企业,是绿色制造核心实施单元。绿色工业园区是绿色工厂和绿色基础设施集聚的平台,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是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工厂实施绿色制造的关键。
近年来,我省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绿色化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持续推进钢铁、焦化等高耗能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构建梯度培育机制,打造绿色制造领军力量;大力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等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积极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山西的制造业越来越“绿”意盎然。
2024年7月,省工信厅发布《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实施细则》,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形成规范化、长效化培育机制。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遵循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以绿色工厂培育为基础,以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为支撑,优化政策环境,引导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激发企业绿色制造的内生动力,发挥绿色制造标杆引领带动作用,推动行业、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目前,全省已累计创建13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绿色工业园区、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我省对绿色制造名单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鼓励各市制定对绿色制造的扶持和指导政策,把绿色工厂梯度培育作为推动区域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对本地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政策,联合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积极运用财政、产业、土地、规划、金融、税收、用能等政策,持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向新逐绿 降碳增效
在山西大同的日立能源牵引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以往,这里的生产设备能耗较高,噪音也不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起来也较为棘手。然而,近年来,在绿色制造理念的引领下,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设备能耗大幅降低;采用新型降噪材料和工艺,车间噪音明显减小;同时,企业还建立了完善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让生产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如今,日立能源牵引变压器有限公司凭借在绿色制造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的绿色工厂,成为山西工业绿色转型的典范。
绿色制造将工地搬进了工厂,推动了建筑业节能降碳发展。在山西建投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园区PC车间,预制混凝土柱、叠合梁等构件均采用流水线生产,而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极大地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噪音以及扬尘污染。该园区是山西建投集团在全省投资建设的十大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之一,目前十大园区实现投产运营,已形成14类166种绿色建材产品体系,涵盖建筑、市政、公路、铁路、电力等诸多领域,并辐射京津冀、河南、陕西、青海省外市场,累计为1600余万平方米建筑提供绿色建材支持。
“我们将3.4万平方米的PC车间划分为8个区域,布设6条生产线,可以生产10余种PC产品。”山西建投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红说,“除PC产业区,园区内还建有铝合金模板产业区、轻型钢构产业区、装饰保温一体化产业区等,引进国内集成铝模生产工序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首条可同时生产拉片式与对拉螺杆式铝合金模板的自动生产线,行业内首台自动化钢筋绑扎机器人,全省首条钢管桁架预应力叠合板生产线等,研发智能制造管理系统,推动装配式建筑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持续降低能耗、物耗、人力资源成本,实现生产效能最大化。”
新技术、新装备的上线,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生产线上新质生产力迸发,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绿色工厂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从链到园 共建生态
“潞安化工机械集团将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战略方针,持续实践绿色理念,赋能产品品质和工厂效率的提升,争当绿色制造先锋企业。同时,以此次获得荣誉为契机,输出高质量经验,更好地赋能产业、共建生态,助力化工产业整体转型升级。”该集团总工程师仙运昌说。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此次上榜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再次凸显其雄厚的绿色制造实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近年来,潞安化工机械集团牢固树立绿色理念,对上游供应商提出绿色节能环保更高要求,并通过自身高效节能装备研发制造,为下游企业提供先进节能环保装备,促进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和工艺技术升级。该集团所生产的晋华炉先后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现代煤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等,在国内外多地得到应用,已投运装置折算累计减少CO2排放856万吨、SO2排放10.5万吨、NOx排放11.9万吨,废水回收利用1400万吨,引领带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100%,中水回用率达到93%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以上,已投产和在建屋顶光伏发电项目17个,预计每年可为企业供电4646万千瓦时……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制造成绩单亮眼。此次跻身“国字号”绿色制造阵列,为该开发区深化低碳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开发区已经形成汽车装备制造、铜基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推动建设六大特色产业园区,是运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引擎。园区重点挖掘碳中和前沿技术应用场景,推进“光伏+储能”等试点示范,支持鼓励园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屋顶/车棚等光伏电站,全面构建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梯级转换的发展格局。
我省企业、园区从生产、技术、场景应用、管理各个维度全方位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由点到线,从链到园,全省制造业“含绿量”节节攀升。
政策助力,科技添力。从巍巍太行到莽莽吕梁,生产线上激情四射、绿色动能竞相迸发,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正在三晋大地奏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绿色制造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立足之本,让山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亮。(记者晋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