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年山西省麦田杂草发生趋势预报发布
预计春季我省麦田杂草总体为中等发生
2月24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获悉,该中心发布2025年山西省麦田杂草发生趋势预报。
伴随气温的逐步回升,我省冬小麦将由南向北进入返青期,麦田杂草开始萌发和生长。根据各地调查监测,结合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和气候趋势预测综合分析,预计春季我省麦田杂草总体为中等发生,运城、临汾等地的水浇、扩浇麦田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接近上年,发生面积600万亩。其中节节麦发生面积200万亩。
2月上旬,各主产麦区调查结果显示,麦田杂草密度与上年同期持平。麦田杂草种类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同,有播娘蒿、婆婆纳、猪殃殃、麦家公、荠菜等阔叶类杂草,和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据省气候中心预测,2025年春季我省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总体偏多,全省平均降水量81毫米,较常年偏多3毫米。运城大部、临汾西部和吕梁西部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全省平均气温12.7℃,较常年常年(11.8℃)偏高0.9℃,运城、临汾、晋城和长治较常年偏高0.5℃。春季气候条件对杂草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则有利于麦田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一定程度提高杂草种群发生数量。随着少免耕、秸秆还田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更多的杂草种子保留在表层土壤中,为杂草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基数来源;且去年播后土壤墒情好,杂草种子出土率高、密度大,增大了防除难度。与此同时,沿黄地区引用黄河水灌溉麦田和跨区域联合收割机作业,有利于杂草的远距离传播和扩散;还有部分麦农对冬前除草不重视,除草力度不够,增加了后期的除草压力和难度。
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建议,紧抓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杂草防除的关键期,及时开展综合防除,降低杂草发生数量,促进麦苗返青复壮。结合春季田间管理开展中耕除草,或人工拔除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在引用黄河水灌溉麦田的入水口设置合适孔径的过滤网,拦截水中的杂草种子,浇水后及时清理,减少杂草扩散传播。
同时,科学用药、适时用药。施药时期要掌握在冬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杂草3—5叶期进行,确保防除效果;在冬小麦拔节开始后,严禁开展化学防除,避免药害的产生。(记者 郭卫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