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频道信息
首页 要闻 政务 廉政 人事 产经 医卫 教育 旅游 融媒体

大同市云冈区:科技联农拓宽农民致富路

2025-03-19 17:33:26 来源: 大同市新闻中心

  3月l6日,在位于大同市云冈区仝家湾村的金农农业专业合作社里,一台全自动数控种子编织机引起人们的关注。只见一粒粒种子依次排列在全自动数控种子编织机上,通过机器精准调节种子间距,将蔬菜种子定量、定位编入可降解的种子带中后,工作人员轻轻按下按钮,机器开始运作了,20分钟后包裹着农作物种子的线盘完成,直接将线盘埋入耕层土壤中即可。

  “大面积农田播种能用这个机器吗?”“编织条是啥材料,对土壤有污染吗?”农户们争相提问。

  合作社负责人牛志存介绍说,这台机器使用非常方便,每小时能编织2000米,主要适用于播种叶菜,成活率达95%,既节省劳动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据了解,在惠农政策扶持下不断发展,金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开启“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增收致富。

  在深度推进校企合作、有效提升服务“成色”方面,近年来,金农农业专业合作社先后与大同市种子管理站、中国农业大学、大同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在技术帮扶、技术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专业培训方面广泛交流。

  农作物观摩会。(云冈区新闻中心供图)

  为发挥技术优势,培育实战型高素质职业农民,该合作社立足辖区各地产业,整合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培育机制,打造高素质农民培育特色模式。自2014年开始承担农民培育任务以来,金农农业专业合作社已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次。云冈区近百名农民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证书”,数千农民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180名农民成为“农民科技专家”,30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常年受聘到外地传授蔬菜技术,辐射带动全区60%农村、一万多户农民,一大批实用人才扎根农村。

  此外,金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采用“3+4”模式展开培训,即:课堂传授种植技术、手把手实践指导、全产业链跟踪服务;构建空中课堂——与云上智农APP合作构建在线课堂、固定课堂——培训基地固定课堂学习时间保障基础理论知识、流动课堂——培训期间外出到其他园区参观学习、田间课堂——学员走田间实地学习操作技术等四大课堂模式。

  金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社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云冈区新闻中心供图)

  合作社社员管理油麦菜。(云冈区新闻中心供图)

  金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借助多方力量,从技术、信息、生产资料、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园区管理以及蔬菜保鲜加工、农超对接等方面,有针对性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架起了农民与科技、农民与市场的桥梁,通过便利的现代农业体系,形式多样、优势突出,把农户蔬菜生产引入科学种菜之路,实现了蔬菜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引导、组织、服务的作用,深受农民欢迎。

  金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00多户,带动周边乡村农民2000多户,还辐射到平城区、阳高县、新荣区以及怀仁、应县等县(市、区)。(马静波 李常慧 宋佳烨)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