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治对口合作已见繁花结硕果-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3/30 09:31:42
来源:山西日报

北京长治对口合作已见繁花结硕果

字体:

  原标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新气象 新成效】志合越山海 携手创未来

  ——北京长治对口合作已见繁花结硕果

  北京与长治跨越千里的交流合作是历史赋予的一次机遇。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确定20对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其中,北京市与长治市结对合作,合作期限为2022年至2030年。

  自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北京市、山西省和长治市聚焦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重点任务,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建设产业合作平台载体五大重点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随着合作进一步加深,双方对接交流日益频繁,情感愈发深厚,在产业平台、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公共服务、人才交流等领域均取得重要成果,为长治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位推动 合作路径更清晰

  3月27日,长治高新区安博泰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目前,包括化药生产中心及研发中心、动力辅助车间等在内的一期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已完成,生物药生产中心正在进行净化装修及生物药核心生产设备生物反应器、制剂灌装线的就位安装工作,预计今年4月试产。”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厉剑峰介绍。

  这家公司由位于北京的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与长治高新区长高智汇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是京长对口合作的一项成果。项目产品全部达产后,年销售额约40亿元,对带动长治市乃至我省生物科技领域的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尤其是生物药物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东部地区部分城市对口合作,是党中央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战略举措。

  为认真落实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重点任务,积极推进京长对口合作,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6年)》,要求紧密结合长治市实际需求和新时代首都发展需要,找准合作点和突破口,真正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务实推动长治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京长两地对口合作持续走深走实。朝阳区与潞州区、房山区与沁县等北京市12个区与长治市12个县区建立“一对一”结对合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长治市积极推动建立县区和部门沟通联系机制,广泛动员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参与对口合作,形成多部门多层级的合作格局。合作开展以来,双方频繁互动,高频多层交流互访400余次,联合举办北京院士专家长治行、沁州黄小米走进房山区推介等活动200余场次,签订能源、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协议180余个。

  在北京市与长治市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建立了对口合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推进对口合作重点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联合印发《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年度工作要点》,先后出台了《北京市与山西省长治市对口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长治市与北京市对口合作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强化项目全过程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随着合作进一步加深,结合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长治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对标国家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主要目标,京晋长共同提出将长治打造为“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努力推动长治在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对各结对城市自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两年对口合作工作进行评估。长治市反映对口合作工作推进情况和工作成效情况的29个评估指标基本落实到位,考核评估结果为优秀。

  跨越千里,双向奔赴,京长对口合作印记刻入彼此发展脉络。

 “链”上发力 产业联系更紧密

  化工是长治市襄垣县的重要产业之一,但由于技术瓶颈限制,当地生产聚氯乙烯后产生的固体废料电石渣因无法处理,只能存放在堆场内,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还造成了环境污染。电石渣能不能变废为宝?

  得益于京长对口合作,位于襄垣县的山西中瑞瑞恒建材有限公司采用北京科技大学研发的新技术,建成干法电石渣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将电石渣转化为氢氧化钙、酸性废水废液中和剂、脱硫剂等工业必需品,广泛应用于钢铁、污水处理等行业。该项目年处理60万吨电石渣,年产值2.5亿元,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发展是对口合作的根本要义。

  两年多来,长治市秉持“对口合作不是对口支援”的理念,坚持互惠互促原则,精准对接供给需求,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等资源禀赋优势,用好北京智力人才、科技创新、市场等优势资源,逐渐打造了四个对口合作模式:

  打造“北京企业+长治资源”模式。发挥长治矿产、能源、文旅、康养等资源优势,吸引北京市各类企业投入资金602.47亿元,共同谋划实施140个合作项目,目前已落地开工87个,完成投资112.68亿元。同时,北京市和山西省共安排3.6亿元财政资金,重点支持96个合作项目。

  打造“北京研发+长治转化”模式。联合成立京长对口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已集聚20余位资深院士、20余所高校90余名专家教授资源,开展科技创新联合攻关。2024年,两地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达成技术合同交易124项,成交额15.31亿元。

  打造“北京市场+长治产品”模式。连续举办两届全国品质中药发展大会,建设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资源圃库及组培中心和太行山中药材创新北京专家工作站,打造沁州黄小米、长子大青椒等3个“地标生境”农产品,提升长治农产品附加值。2022年以来向北京销售农副产品24.6亿元,带动3万户农民户均增收4000元。

  打造“北京总部+长治基地”模式。中兵长智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建成投运,并与北京赛宝工业共建长治市信创产业创新中心。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在山西布局建设首个科创园区——长治·中关村信息谷,助力长治吸引培育科技型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

  “圈”内融合,携手共进,长治市产业发展迸发出强劲动能。

  资源共享 百姓幸福底色更浓厚

  2024年年初,家住长治市城区的王爱梅被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晚期、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消化系统肿瘤疾病治疗是长治市人民医院的优势学科,得知这里还新成立了食管癌诊疗中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任中心主任,王爱梅决定在此接受治疗。陈克能教授没有按惯例立即为她实施手术,而是采取分步走的治疗方法,先通过“辅助化疗+免疫治疗”使肿瘤降期,再通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

  “陈教授的诊疗方法为我们开启了一种新思路,今后如遇到类似情况,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对此,长治市人民医院食管外科副主任武海波受益匪浅。

  京长对口合作以来,两地卫健部门积极对接,在2024年7月14日举行的北京与长治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合作签约仪式上,长治市11所医疗卫生机构直接对接国内顶尖医院开展深度合作。截至目前,京长两地共有58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北京市选派医疗专家199人,赴长出诊服务6209人次,参加义诊等活动惠及4178人,培养专业人才934人,向长治输出医疗卫生技术417项,在长设立专家名医工作室22个,建立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支持8家医院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共建北大医疗潞安医院长治院区,推进首都优质民生资源向长治延伸。

  京长对口合作为老区人民带来满满获得感的还有教育领域。

  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生动有趣的英语情景剧、变幻莫测的物理实验、了解多彩世界的地理之旅、搭建“IT世界”的信息技术……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睿德分校和潞城区第三中学校开展了第二期两区跨校教学交流活动,两校各选派7名老师,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为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

  “‘同课异构’的方式,让我们见识到了北京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利于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学效率。”参加交流活动的老师纷纷表示。

  与此同时,北京市为长治市提供1万个首都优质教育资源“空中课堂”账号;2024年,198名北京市教育名师赴长送教讲学,培训长治教师5788名,1537名教育工作者赴京开展全场景、沉浸式跟岗研修,800余名长治学生赴京开展研学活动,支持4所学校修建教学楼、改善教学环境,2024年长治市高考二本B以上达线率较2023年增长5.53个百分点……

  医疗教育稳步推进的同时,文旅交流合作也在阔步前行。

  北京市文物局与长治市文旅局签订《对口合作项目框架协议》,明确合作开展文物活化利用、人才培养对口合作等重点工作。京长两地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6个,共建革命文物教育基地5个,联合举办“盟动长治 聚力太行”、“太行精神耀千秋”长治红色文化宣传周、“又见太行”红色故事宣讲会、上党落子现代戏《申纪兰》进京演出等文旅活动50余场次,共同摄制红色故事小视频100余个,各结对县区共同开展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座谈会、思政教育等活动100余次。京长两地文旅建立起常态化互宣互推机制,长治市积极参加“历史很远 山西很近”山西文旅京津冀专场、“京彩新消费 文旅助帮扶”等北京大型文旅推介活动,现场推介长治文旅资源……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从“握手”到“牵手”,从“牵手”再到“携手”,京长对口合作未来更可期。

  本报记者白续宏 本报通讯员史晓萍

【纠错】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