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患者“码”上说 医院马上办
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用348条建议撬动医疗服务革命
“扫一扫,提建议,医院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并反馈,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患者郭先生收到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反馈电话,十分感慨。3月28日,距北大医院太原医院推出“就医有建议,请您‘码’上说”服务功能刚好半年,累计收到患者建议348条,医院把患者“问题清单”变成医院“行动清单”,患者满意度从93.8%升至94.8%,患者就医体验极大改善。
从“等诉求”到“找问题”
一码激活服务动能
在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府城院区、汾东院区的门诊大厅、各科室候诊区……一张张“就医有建议,请您‘码’上说”二维码海报张贴在墙上,格外显眼。
“医生每开一次单,我都得从五楼跑到一楼排队缴费,缴费流程不合理。”在口腔科就诊的裴女士拿起手机扫了扫“就医有建议,请您‘码’上说”二维码,认真填写着建议。
“过去等投诉上门,现在主动找问题。”北大医院太原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周丽英说,“我们把患者建议作为靶向、患者需求作为目标、患者满意作为标尺,就是为了推动医疗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改进转变。”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累计收到患者扫码提交的建议348条,建议涵盖就医流程、服务态度、设施布局等方面。
从“功能保障”到“情感共鸣”
细节提升就医体验
“药房离门诊区域太远,取个药得跑好远。”反映药房太远的患者不在少数。医院迅速调研论证,积极筹措,决定将药房从医技楼搬迁至门诊大厅。
3月27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汾东院区的门诊大厅,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改造药房。“再过几天药房就改造好了。”周丽英手指向门诊西大厅,“挂号缴费窗口挪至门诊西大厅,东大厅改成药房。”
针对“候诊时间长”的集中诉求,医院优化分诊系统,增设智能叫号屏,推行“错峰就诊”提醒服务,候诊时间平均缩短30%;针对“部分窗口服务态度冷淡”的问题,医院开展服务礼仪与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建立考核机制,并纳入工分制绩效考核中……患者“码”上说,医院马上办,患者服务态度投诉量下降42%,分诊叫号投诉减少60%。
“我们不仅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还要让患者感到被尊重、被关怀。”周丽英说。
从“意见码”到“信任值”
满意度成改革标尺
“您好,我是北大医院太原医院汾东院区的工作人员,您反映的皮肤科分诊叫号混乱问题,医院已升级智能分诊系统……”“您好,您反映的医生服务态度不好问题,我们已调查核实,并批评教育……”
为确保患者的每条建议落地见效,医院建立“收集—研判—整改—反馈”的闭环机制,门诊办公室指派专人每月汇总、分类梳理,第一时间转交责任科室限期整改,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患者反馈进展。同时,注重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
“以前感觉改进就是口号,现在就医体验越来越好,很温暖。”慢病患者姚大爷定期到医院复查开药,有了不一样的就医感受。
以患者满意度为导向的改革,让冰冷的医疗有了温度,让被动的服务有了生命力。
记者 刘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