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新”提质 为“产”聚力
——我市民营企业助推新型工业化纵深发展
山西迪奥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开足马力加紧组装X22多旋翼无人机。 记者 程婧 摄
工业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新型工业化是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我市明确要大力实施“156”战略举措,持续优化打好“五张牌”,锚定工业立市、先进制造业强市、新质生产力兴市的发展目标,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激发了民营企业家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发展动能如春潮般奔涌不息。
暖阳肆意,朝气蓬勃。在山西安泰精品钢深加工的“零碳”产业园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80万吨优质高速线材轧线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运转,1000摄氏度高温的火红钢坯经过多道轧制工序,最终变成直径为12毫米的汽车用高强度工业线材,销往全国各地。令人欣喜的是,从炼焦到轧钢全工序所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以及余热都被高效地循环利用,真正实现了绿色低碳的生产模式,这也是山西安泰控股集团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与深刻变革的生动注脚。
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总裁李猛介绍:“山西安泰控股集团作为全省特钢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正积极推进精品钢深加工‘零碳’产业园建设,聚焦项目谋划,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同时,依托各大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加快汽车用钢、帘线钢、海洋用钢、新能源用钢等高端系列线材品种开发力度,不断提升高端钢材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作为一家有着42年发展历史的民营企业,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扛起绿色低碳发展新使命,专门聘请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编制《安泰集团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做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绿色产业“双轮驱动”,以发展“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
此外,该集团积极布局“双碳”绿色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立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碳资产管理平台开发、碳减排技术成果落地与转化、林业碳汇以及绿色金融等前沿领域;研发上线碳资产管理平台,形成了完整的碳数据采集链和园区监测管理,为减碳路径开发、碳配额管理、碳成本管理、碳资产管理,投入全国碳市场实现碳金融交易提供数据支撑;成立安泰碳中和研究院,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打造碳中和领域重点创新平台、研发成果转化平台与“双碳”技术中心;积极在“晋创谷・晋中”打造“双碳”会客厅,牵头成功举办山西“双碳”会客厅首届学术沙龙活动,旨在将其打造成“双碳”目标下“政、产、学、研、用”多方交流合作的枢纽和平台,与社会各界共享机遇、共商合作、共促发展。
李猛表示:“安泰将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56’战略举措,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不动摇,做到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双轮’驱动、共同发展,实现‘质’与‘量’同步快速发展,在新征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传统产业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升级,焕发出新生机的同时,我市还加快发展医药大健康、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近日,记者在位于山西北斗产业园晋中市低空经济示范园内的山西迪奥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开足马力加紧组装X22多旋翼无人机。为及时完成订单,车间开启加班模式,各生产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运转。
“2024年8月,迪奥普无人机有限公司从深圳迁出,入驻山西北斗产业园,园区为其提供了完备的基础设施、便捷的物流配套以及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布局生产线,打开市场局面。目前我们已经拿到了一些国家级的订单,我们的生产规模将突破年产五万台。”山西迪奥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洁麟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也在积极地推动低空经济项目在全市各县(区、市)的落地,目前已经与和顺、寿阳、灵石、榆社等县进行对接合作,今年有望把低空经济在晋中进行落地和开花。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以 “卫星遥感、北斗定位与导航、5G通讯、低空经济”四大板块融合为一体的空间信息产业园区,山西北斗产业园目前已签约入驻无人机行业企业10余家,初步建成涵盖无人机研发、生产、应用服务和人才培养一体化的无人机低空经济全产业体系。
山西北斗产业园总经理蒋海滨表示,未来园区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低空经济产业,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新型工业化正成为晋中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不断为晋中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记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