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病吗?你知道年轻人也可能患帕金森病吗?帕金森病该怎么识别,又该如何治疗呢?在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山西中医药大学脑病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俊龙教授为你解读帕金森病。
新华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张俊龙: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隐匿性起病和进行性发展的特点。
临床上,它的主要表现可以分为两组症状。一组症状叫作运动性症状,概括起来有四个字——“慢抖僵摔”。“慢”是指运动迟缓,“抖”是指手指有静止性的震颤,“僵”是指容易出现肌肉僵硬,“摔”是指有步态平衡的障碍。另一组症状是嗅觉减退、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情绪认知异常等非运动症状。
新华网:提起帕金森病,大部分人就会想到手抖、身体僵硬这些表现,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病吗?
张俊龙: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病,这是一个误区。
手抖它是一种症状,医学上叫作震颤。许多疾病、好多原因都能够引起震颤这种症状。由帕金森病所引起的震颤叫作静止性震颤,也就是说当手在静止的时候发生抖动,当手处于运动的时候抖动停止。帕金森病引发的抖动频率不高,每秒钟大概是4—6次。
由帕金森病引起的手抖,只能够占到10%—25%,高达50%—60%的手抖是由特发性震颤这种疾病引起的。此外10%—20%的手抖动是由服用各种药物或毒性因素引起的,还有10%—20%是由代谢性、心理性、神经性和生理性引起的。
因此,出现了手抖不一定就是得了帕金森病,不用过度紧张,但要及时就医,鉴别诊断。
新华网: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吗?除了年龄,还有哪些因素会引发帕金森病呢?
张俊龙:帕金森病好发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高发。
但是现在研究发现,也有年轻的患者确诊为帕金森病的。就病因来看,年龄老化无疑是最主要最关键的病因,但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也有密切的关联,关联的因素很多。具体到每个个体到底是什么病因,很难确定。
新华网:帕金森病作为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
张俊龙:我们在治疗帕金森病的时候,要强调医患结合,制定好长期管理的策略。
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各种诉求,照顾好他们的治疗偏好,尽量减轻或者降低他们的痛苦。患者要按照医嘱认真服药,同时也要准确地反映症状变化和服药以后的改变。
患者在服药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运动训练、康复训练和饮食疗法。
我特别推荐患者进行太极拳训练。每周进行两次太极拳训练,持续到6个月以后,患者的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功能灵活性显著提高,优于阻力训练或者单纯拉伸,在减少跌倒方面的效果也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