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公办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外景。
“幼有所托、幼有善育”是基层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长治市武乡县聚焦群众需求,大力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事业发展,建立了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中心,让家长和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托教服务。
“快跟妈妈说再见。”一大早,武乡县公办综合托育服务中心的门口已经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看到老师,孩子们像欢快的小云雀飞奔进老师的怀抱,在热情的晨间问候中,大手牵小手开启了新一天,而家长王晓莉则放心地去上班。
既要忙事业又要照顾家庭,谁来照看年幼的孩子?不少家庭有着类似王晓莉这样的困扰。
自从生完孩子后,丈夫常在外地,因为工作繁忙,王晓莉只能在家担任“宝妈”的角色,后来靠奶奶带孩子,然而老人年纪大了,照顾起来也是力不从心。王晓莉高兴地说,“自从去年九月份把孩子送进托育中心后,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托育服务中心的小朋友。
与幼儿园不同,托育机构照顾的对象是0至3岁婴幼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社会最柔软的群体”。
为了给这些“小花朵”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舒心的成长环境,武乡县在精心研判、反复斟酌的基础上,在丰华北路成立了县里首家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中心,占地面积7283平方米,建筑面积4856平方米,户外面积2427平方米,不仅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托育服务,还承担一定的托育指导功能,可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托育服务需求。
这座“育儿方舟”中还藏着无数暖心细节——防磕碰定制桌椅、小马桶、小洗手台、位置较高的插头、色彩丰富的教具……窗明几净、绿植点缀的大房间里,每一处细节的精心设置都流露着对小朋友的关爱。
教室里的两名保育师正随着儿歌节拍上下挥舞着手臂,孩子们被老师的情绪感染,纷纷开始模仿。家长魏家明站在门外看着,满脸笑意。
“我家孩子两岁半,到托育中心后有了许多变化。”家住太行小区的魏家明经过考察了解后,把儿子送进了托育中心。入托后,全家人都欣喜于孩子的成长,“孩子来到托育中心后,每天都有老师和小朋友陪着玩游戏、阅读、唱歌跳舞,感觉孩子变成‘小大人’了。”魏家明满意地说。
老师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我们不只是帮家长看孩子,更在守护孩子们人生最重要的1000天。”园长吴琼展示着园内的成长评估系统,这个由教育专家、儿科医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开创了“医育结合”新模式:每季度生长发育评估、每周膳食营养分析、每日成长日志云端共享……中心特别设置的临时托育区,更成为年轻父母的“应急港湾”。“我们园内开设了7个班,包括1个乳儿班、3个托小班、3个托大班以及临时托位,共计100个托位。”吴琼介绍说。
这个春天,武乡县城的梧桐新绿与孩童笑语,正编织着像春花一样动人的民生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