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富肖艳:只要勤劳肯干,致富一定有望-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4/29 08:33:07
来源:山西日报

全国劳动模范富肖艳:只要勤劳肯干,致富一定有望

字体:

  原标题:【致敬劳动者】全国劳动模范富肖艳——“只要勤劳肯干,致富一定有望”

  富肖艳在培训中。

  从昔日“围着锅台转”,到如今“持证上岗”,曾经“不敢出远门”的天镇农村妇女,带着专业证书走出大山、走到城市,用晋北人特有的淳朴与坚韧,赢得了无数家庭的信赖与赞誉,在家政行业树起一面金字招牌——“天镇保姆”。

  这不是简单的劳务输出,而是一场华丽的蜕变。全国劳模、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师富肖艳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想要妇女真正顶起半边天,就必须提高她们独立的就业能力。”每当节假日,富肖艳就会回到村里,现身说法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家政学习培训,帮助她们用双手、靠技能致富。

  富肖艳来自天镇县东沙河村,进入家政行业之前,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2012年,富肖艳参加了由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举办的育婴员培训班,培训合格后走出家门,踏上了技能就业之路。

  经家政公司介绍,富肖艳在北京从事育婴工作,成为一名专业技术过硬的“天镇保姆”。在工作中,她勤劳朴实,为“天镇保姆”赢得了交给小孩放心、交给老人放心、交给钥匙放心、交给锅灶放心的“四放心”美誉,提高了“天镇保姆”知名度。

  “我想让更多妇女走出大山,开阔眼界,靠自己的双手致富。”富肖艳这样想,也这样做。当时,天镇许多农村妇女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丈夫孩子热炕头”,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

  “让闲散的农村妇女有事情做,走出去赚钱,转变观念至关重要。”富肖艳回忆,第一批学员中有位叫刘鲜荣的大姐,她本人有意愿到大城市当保姆,但家人却怎么都不同意,认为丢脸子、不体面。富肖艳不厌其烦地和她家人沟通,慢慢转变了观念。后来,刘鲜荣每月收入7000多元,在县城买了房和车,全家人很感激富肖艳当初的帮助。

  日常培训中,富肖艳安排学员集中培训、吃“大锅饭”、外出参观学习,聘请北京学校的讲师讲授专业知识,还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在天镇保姆现场教学,帮助学员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打开思路,增强她们外出就业的信心。

  短短两年内,先后有1352名农村妇女跨过“妇女自身观念关、丈夫面子关、子女理解关、村民舆论关”,走出偏见,走出胆怯,来到北京、天津等城市持证上岗、实现就业。

  三十里铺村的康金花在做保姆前,用她的话说,“抱着娃、守着家、三分地里刨土坷垃”。看到姐妹们通过培训掌握技能,改变了生活、改变了命运,康金花深受触动,到培训学校接受了老年护理培训。拿到资格证书后,在学校的帮助下,康金花加入“天镇保姆”大军奔赴北京,走上致富之路。

  在富肖艳的努力下,近5年来,培训学校成功举办了311期培训班,累计培训超过4万人,帮助3万多名农村妇女在北京、天津等地签订了用工合同,年人均收入达到8万多元,带动1万多户家庭稳定脱贫。这些曾经因照顾家庭而困守乡村、整日围着灶台转的农村妇女,通过家政技能培训,掌握了育婴、养老、保洁等专业技能,书写了“走出一个人、带富一个家、影响一个村、辐射一个县”的生动故事。

  从黄土地到城市楼宇,“天镇保姆”用双手托起家庭的希望,更诠释了“授人以渔”的脱贫智慧。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发展,富肖艳意识到,现有的知识与现代育婴标准存在很大差距。

  为提高“天镇保姆”服务质量,帮助大家成为保姆行业的佼佼者,富肖艳瞄准市场需求,在健康照护师、陪护师、收纳师等新兴岗位上培养高技能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她手把手地对学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实操指导,要求每一个操作动作练习20次以上,形成习惯,达标后才能练习下一个动作。富肖艳创建了“心脑学馆”,增设保姆心理学课程,把尊重保姆人格放在首位,强调对心理和思想观念的培养,对保姆的认知培养和提升进行了有效探索,填补了家政培训的空白。

  如今,“天镇保姆”覆盖晋冀蒙,合作成立14所分支机构,每年线上线下培训万余人,形成近10亿元的产业链。

  无论是在北京四合院,还是在天津五道口,“天镇保姆”走到哪儿,就把“诚信、专业、贴心”的好口碑带到哪儿,为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了一支不可或缺的“娘子军”。

  从一名朴实无华的保姆,成长为家政行业的领军人物,富肖艳用实干诠释了“扶贫先扶志”的真谛,让更多农村妇女相信,“只要勤劳肯干,致富一定有望”。

  从一人走出大山,到带动农村妇女群体勤劳致富,富肖艳带领她的“娘子军”,用勤劳和勇毅彰显了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的内涵,不仅托起了千万个城市的温馨小家,更浇灌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花,绽放出动人的光彩。(记者杨文俊 实习生张玲)

【纠错】 【责任编辑:王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