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培育壮大特色专业镇 共拓“兴农路”-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9/17 13:12:38
来源:阳泉日报

阳泉市培育壮大特色专业镇 共拓“兴农路”

字体:

  原标题:各展所长 共拓“兴农路”——我市特色专业镇观察之九

  金秋时节,山城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南部,位于平定县的连庄村,刚采收的富硒辣椒堆在院中,村民正忙着制作辣椒酱;中部,位于郊区的西南舁乡苹果园里,一个个绿中透红的苹果挂满枝头,正忙着积攒糖分;北部,位于盂县的上社村小杂粮种植基地,金黄的谷子低垂着沉甸甸的“脑袋”待人收割……这些散落在我市各专业镇的乡村名品,发挥各自所长,助力我市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在山西的版图上,阳泉不算农业大市,但我市的农业虽小却精。近年来,我市更是围绕“特”“优”的发展方向,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众多特色农业产业中,平定县的富硒农业产业、郊区西南舁乡的苹果产业、盂县的小杂粮产业,久负盛名。如何让这些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我市把目光瞄准了培育壮大特色专业镇。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培育壮大特色专业镇就是要深入挖掘县域资源禀赋、激发产业基础和历史传承优势、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加快县域非煤产业集群发展。无论是富硒农业产业,还是苹果产业、小杂粮产业,本就颇有名气,如果进一步整合、聚沙成塔,不仅能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更能带动农民致富。对此,我市积极培育了平定富硒农业产业专业镇、郊区西南舁苹果专业镇、盂县小杂粮专业镇。其中,平定富硒农业产业专业镇和郊区西南舁苹果专业镇,被认定为市级专业镇。

  平定县境内众多乡镇的土壤富含硒元素。为了尽快将富硒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平定县把握富硒农业产业专业镇获评全市首批市级专业镇的机遇,明确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链条,通过建设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加工基地、搭建网络平台、完善物流网络等多项举措,全产业链推进富硒农业产业专业镇建设,积聚起竞争优势。如今,平定县富硒农产品认证数量已达到60个,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超4万亩,富硒农业产业年产值超3亿元。

  平定县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还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链核企业发展壮大,并引导其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进而形成雁阵效应。如今,平定县涌现出山西乐蜂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晋婆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西九州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拳头产品广销全国,带动了众多农民就业增收。

  与平定县情况有所不同,郊区的苹果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南舁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尝试种苹果树,到1992年全乡大面积推广苹果种植,再到成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之一……70多个四季轮回,郊区西南舁乡这片沃土上的一株“小苗”已然长成了参天大树。2024年以来,西南舁乡把握郊区西南舁苹果专业镇被认定为市级专业镇的契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改造低产低效果园、更新果树品种、扩大果园技术托管服务范围、丰富精深加工品类。一年过去了,西南舁乡苹果全产业链变化不小,走上了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的转型之路。如今,全乡苹果种植面积超1.2万亩,品种涵盖富士、美八、嘎啦等30余个,年产量超1500万公斤,产值超2亿元。

  “五谷杂粮遍仇犹,盂县杂粮天下无”。近年来,盂县高度重视小杂粮产业发展,下大力气建设种植基地、引进先进技术、打响产业品牌。尤其是2023年以来,盂县整合资源打造了由6家市场主体带动、先进技术团队参与的盂县小杂粮专业镇,做优精细加工,延长产业链条,让盂县小杂粮的美名变成企业开拓市场的“名片”。如今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超4万亩,年产量超500万公斤。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无论是平定富硒农业产业专业镇,还是郊区西南舁苹果专业镇、盂县小杂粮专业镇,大家都各具特色和优势。兴了一个产业、活了一片经济、富了一方农民,这些专业镇不仅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张泉东)

【纠错】 【责任编辑: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