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0月23日电(蒲思静)2025媒体融合发展年会晋城现场会于10月23日至24日召开。学界、业界人士齐聚山西省晋城市,围绕数字传播赋能、文旅资源推广、文化IP打造等内容,探讨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作为太行山南麓的文化重镇,晋城市紧抓全国首批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改革试点这一契机,在全域范围内进行了一场持续性、系统性的探索,不仅重塑本地主流媒体的生产与传播方式,还蹚出一条以媒促旅、以旅强媒的良性互动发展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机制重塑:“三级跳”构建融合传播新体系
面对媒体格局系统性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晋城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启了一场以体制机制重塑为核心的深度改革。
2018年,晋城市率先在全省打破“一报一台”构架,将原太行日报社和晋城广播电视台两大市级媒体合并,组建了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并在2019年成为山西首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市域。
2020年,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成立,在全省率先探索“事业+企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形态多样、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经过7年的实践探索,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成为全省首家“报业+广电”一体化融合机构,构建起覆盖报、台、网、端、微等20多个平台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而是要实现化学相融。”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任李甫安说,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构建了一条清晰的“三级跳”路径:从打破物理壁垒的1.0整合阶段迈向资源高效互通的2.0聚合阶段,最终到价值共创的3.0融合阶段。
为更好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打破传统管理机制,对内设机构进行破局重组,由7个采访部门负责新闻信息采集工作,5个编辑部门负责全媒体内容制作。
据介绍,晋城市融媒体中心实行干部轮岗、竞争上岗制度,部门主任轮岗比例达80%,并建立绩效主导的分配机制,有效激发了团队活力。中心经营收入也连续3年保持大幅增长。
在内容生产方面,晋城市融媒体中心对“策、采、编、审、发、评”内容生产流程再造重建,内容生产者集群联动、协同作战,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态势。
体制机制的革新既是破解不同媒体形态壁垒的突破口,更是激活全媒体生产力的“动力源”。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王晓辉说,“深度融合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通过系统性的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实现从传统媒体到全媒体生态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目前,晋城市融媒体中心全平台粉丝总量已超1820万,《太行日报》微信公众号跻身全国媒体微信500强,位居第39位。
赋能实践:佳作频出激活文旅融合新场域
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上。对于将文旅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的晋城市而言,重塑后的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成为最有力、最前沿的传播窗口和市场引擎。
受制于过去传播渠道和制作形式单一,晋城市很多文旅资源的魅力未能完全释放。经过改革,不断推出的爆款产品,让晋城市“养在深闺”的景致“一朝天下知”。
夜幕降临,一群来自晋城市“会说话”的文物,上演了一场音乐才艺展示……这样的场景,来自于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创意视频《晋城文物开口“说话”了》。视频将不会动的文物“拟人化”,吸引大量网友关注。不少网友留言,“原来文物还可以这么好玩儿。”
如今,晋城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利用全媒体矩阵,对文旅资源进行年轻化、可视化包装,并予以精准化推广,为晋城文旅解锁了“流量密码”。
王莽岭云海“慢直播”,用“不加修饰”的真实美景治愈观众心灵,还吸引观众将“线上心动”转化为“线下行动”;泽州县融媒体中心下设的大阳融媒工作室,深挖大阳古镇这一特色资源,将古建筑、传统民俗等内容制作成系列短视频,总播放量达25.5万次;高平市融媒体中心策划的“高平年中国味”等活动、跟踪关注的“轮椅男孩”等话题,多次登上自媒体平台热榜,提升了高平的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还整合了晋城市政务平台“晋来办”,逐步从一个新闻资讯平台演变为集信息获取、政务服务、文旅预约、交通出行、智慧导览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入口。
游客通过客户端可以一站式完成景点门票购买、酒店预订、路线规划、寻找特色美食等。这种无缝衔接的服务体验,真正让线上吸引来的“流量”,沉淀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留量”。
“目之所及、味蕾共情是触达人心最快的传播密码。”泽州县融媒体中心主任韩广宇说,大阳古镇迎来众多游客的原因,离不开持续输出制作精良、特色显著的品牌宣传内容,以及全媒体、全平台的融合传播。
内生动力:“新闻+”运营模式探索“自我造血”新路径
媒体融合发展需要持续投入,仅靠财政输血难以为继。晋城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新闻+”运营模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从过去的以发布广告为主,不断向做项目、做活动、做服务转变,先后承办晋城市春节联欢晚会、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等大型活动150多场次,为经营创收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随着“晋来办”客户端用户量和活跃度的持续攀升,其平台广告价值日益凸显。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探索信息流广告、开机屏广告等更为精准和友好的广告形式,实现流量良性变现。
这种强大的“造血”能力,使得晋城市融媒体中心逐步摆脱财政依赖,更多的资金源源不断投入到技术升级、人才引进和内容创新中,为长远发展和赋能地方经济提供了不竭动力。
新动能关键在“新”。少儿教培、助农直播、旅游研学,这些看似与媒体相距甚远的领域,已逐步成为晋城市媒体经营的新赛道。通过增强影响力和引导力,高平市融媒体中心也找到了自己的“新蓝海”。
高平市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启动媒体融合改革,当年收入即实现翻番,2024年收入突破1100万元。员工收入也实现连续五年稳步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借助《黑神话·悟空》带火铁佛寺的契机,高平市融媒体中心推出“铁佛寺二十四诸天”系列文创产品,探索“新闻+文创+直播+短视频”的文旅宣传新模式,单品创收14万元。
依托“老王和小雅”等主持人IP,高平市融媒体中心打造了“高平好礼”品牌,开展“融媒助农”“春雷助企”等活动。“老王和小雅的店”助农直播累计销售农副产品已超1000万元。
与此同时,高平市融媒体中心还在线下开设了“老王小雅的院”,吸引晋城、长治周边游客前来实地感受。
“我们不仅是报道者,而且可以为合作方提供从市场分析、品牌定位、内容生产到渠道分发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高平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张立新说,这种深度合作模式,既满足了客户需求,也开辟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