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3月1日电(记者梁晓飞)“在工地上,我们的身份是工人。”采访一开始,20岁的侯东平马上纠正了记者对于“农民工”的叫法。“工程施工是有技术要求的,不是农民放下锄头就能干得了的。”
出生于1993年的侯东平,是四川南充人。高中没毕业他就出来打工了。刚开始,由于缺乏技术、没有经验,他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少的工资。现在,他是工地上的技术员。
“其实,我们这些外来的‘90后’与本地同龄人相比,我们花的钱是自己挣的。”穿着干净的夹克衫、留着短发的侯东平说,他每个月的工资在4000元左右,用在吃穿上的消费就有600多元。
“年轻人的想法不一样,他们的消费欲更强。”同样来自四川南充的高龙文,是这片工地上的工队长,走南闯北干了十几年工程的他感慨道:“‘80后’、‘90后’的生活条件改善很多,挣得钱多了,可压力也更大了。许多人都打算回老家县城里买房子、成家。”高文龙说,农村只剩下了老弱病残,连村里的小学都集中到了镇上。住进城市、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是这些年轻人在工地上干活最大的动力。
“要想出人头地,就要从零做起,在工地上学好技术。”说到对未来的打算,年轻的侯东平显得非常成熟,他相信只要勤快、肯吃苦,机会是很多的。
山西友成劳务公司经理罗义如认为,“农民工”称谓本身带有社会歧视。在他看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是合格的工人,不再是自由、松散的施工人员,实际操作技能远远超过了普通大中专学生的水平。
“而且,从现在的用工趋势来看,未来3至5年,建筑业的用工荒即将到来。”罗义如说,随着老一辈“农民工”逐渐退出,对身份、福利、社会认同等有着更多要求的“80后”、“90后”将成为建筑业的主力。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他把公司的未来寄托在了像侯东平一样的年轻人身上。
罗义如说,新招聘进来的年轻人,先要经过一年培训,在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让他们认同企业文化,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岗位成才的机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