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风景区位于距市区西南40公里的天龙山,海拔1700米,山恋起伏层叠,古柏苍松泛翠,为省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欢的避暑行宫。寺内有大雄屋殿、禅院、九莲洞、钟楼、药文殿等建筑。最有名的是天龙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龙山石窟。在龙山风景区气候条件和晋祠(在晋祠景区西北10公里处)相近,日温差较大,有时干燥多风,但环境优雅,天气凉爽。该景区是太原市近年开发的,具有极佳的观赏和游览价值。市区通往景区的在级(柏油路)专用道路,宽阔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种服务(餐饮为主)方便、实惠,能迎合游人的要求。
天龙山石窟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石雕体态生动,姿式优美,刀法洗炼衣纹流畅,具有丰富的质感。第九窟中的弥勒大佛比例和谐,容貌端庄凝重;下层观音璎珞富丽,纱罗透体。明人张冕《天龙寺》诗有“门对虬松欹偃石,殿围龙柏倒撑丘”句,即指此景。
龙山石窟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秋来红叶遍山,景色宜人。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八龛,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别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四十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石窟顶板上还雕有龙凤及花图案,两侧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题记,为研究道教石窟艺术和道教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太山寺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3公里风峪沟北。四周丛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隐其间,非登临不易得见。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唐景云年(公元710年)。原为道教亩宇,名昊天祠明初始改为佛寺。金、元时,寺宇废圮,明代重建,为附近佛寺之首。寺址因山势建造,高低错落,主从有致,楼台殿阁,参差其间,自成格局。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和两厢廊庑。有唐景云二年大碑矗立于前院东隅。登台级有大雄宝殿一座,后部山腰人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殿内塑像俱全,与殿阁同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所造。塑工洗炼,色泽纯朴,面形、衣饰、神态等极富明塑中俏丽俊秀有风格。寺之最后有石构建筑三楹,名莲花宝洞,以示佛教中八宝莲花观之。洞中积水徐徐外流,颇有雅趣。
豫让桥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4公里赤桥村。桥为砂石砌筑,桥上勾栏围护,桥不晋水常流。春秋末期,晋卿智伯瑶为夺取赵家采地,决晋水以灌晋阳,兵败被诛。家臣豫让为报仇谋刺未成,又漆身毁容,吞炭变哑,趁赵襄子游晋祠之际,怀利刃伏于祠北里许桥下,赵至马惊,仍未刺成。赵执豫让欲杀,豫让曰:“忠臣不忧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善,愿请君之衣而击之,则虽死无怨矣!”赵怜其义,脱下锦袍,豫让击袍三剑而自刭。后人以豫让血流桥下,因名赤桥,亦称豫让桥,桥侧立有碑记,建有祠宇,祠内奉晋哀公、智伯瑶及豫让坐像。
开化寺连理塔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17公里蒙山脚下。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依山崖雕造佛像,高约60多米,规模宏伟,与龙山童子寺齐名。隋仁寿元年(601年),建高大佛阁,改称净名寺。唐高祖和高宗都曾到比瞻礼,复改名开化。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又建释伽、如来二砖塔。现存宋代砖塔及砖券佛殿和几尊铁佛。两座砖塔均为方形,基座相联,故称连理塔。束腰座之上为方形塔身,正面为半圆形门拱,火焰形券面,隐刻卷草和花瓣。塔檐叠涩而成,塔顶刹部雕造精巧,亭台式样,雕栏额、普柏枋和斗拱,极顶为八角形塔檐和宝珠。外形俊美,雕造秀丽,既有唐代古朴遗风,又有宋代精细刻法,是唐到宋有一种过渡形式。
童子寺燃灯塔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龙山上。寺为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僧宏礼禅师创建,相传有二童子藏于比山隐修,见山石俨似世尊,遂镌佛像,高于57米,因名童子寺。北齐文宣帝高洋曾登寺俯瞰并州(今太原)城景。金天辅元年(1117年)寺毁于兵火,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建。寺内建筑及其石雕佛像早已不存。寺前有燃灯石塔,高4,12米,平面六角形,下部束腰基座约及全高之半,塔身中空,内置灯室,三面开门,顶部排烟。塔身比例适度,造形秀美。虽历经1400多年风雨,依然如故,是我国已知最古的燃灯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