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乡下人吃水向城里人学习

  新华网山西频道2月11日电(记者胡靖国)“年年投资搞工程,年年有人没水吃”,在广大贫困山区,饮水工程的管理与维修成为困扰水利部门的一大难题。近日,山西省吕梁地区在解决农村人畜吃水困难中引入市场机制,“乡下人”向“城里人”学习,实施对水利工程的养护、更新及永续利用,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市场潜能。

  吕梁地区制定出台了《农村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这个办法规定,凡辖区内无论自然村、联村还是乡镇修建的提、引水工程或集中供水工程,其供水价格均实行政府定价,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税金和利润四部分构成,其制定和调整由供水单位申报,物价部门会商水行政主管部门核批,并实行听证会制度和公告制度。这一办法要求供水单位必须装表到户、抄表到户,并严格按照水表计量收费。

  国家对于农村饮水解困的投入是巨大的,然而连年巨额的投入往往被连年新增、返困的缺水人口吃掉了。吕梁地区水利局的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这些年,国家通过多种渠道多方筹资解决贫困山区的吃水困难,为一些村子安了水泵,铺了水管,结果水提上来大家抢,设施坏了没人修,到后来水管子漏了、锈了,水泵也找不着了,咋办?打报告等拨款,伸手再要,你说国家有多少钱能填满这样的无底洞?

  山西省的一些水利专家认为,这一办法的实施,将对保障农村人畜吃水工程的长期正常运营,解决山区等地人畜吃水困难起到积极作用。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