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内迁和刘渊建汉】 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地区。魏晋时期,由于汉族地主对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征服和招诱,加上这些民族对中原地区先进经济文化的追求,大批向内地迁徙。当时,内迁山西的主要有南匈奴、羯和鲜卑。
南匈奴集中在山西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曹操将他们分成左、右、南、北、中五部,左部居今汾阳,右部居今祁县东南,南部居今隰县,北部居今忻州,中部居今文水。每部立匈奴贵族一人为统帅,派汉族官吏一人作司马,进行监督。西晋时,塞外匈奴大量内迁,总数在30万以上。羯族随匈奴迁入山西,集中于上党的武乡(今榆社北),被称为“匈奴别部”。鲜卑族集中于代县、大同。
内迁各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在一起,逐渐和汉族人民融为一体,但汉族统治者对他们的残酷剥削和奴役,却激起了他们的反抗。公元 304年,北部匈奴刘渊乘西晋内乱机会,起兵反晋,在汾河流域建汉国,自称“汉王”,公元
308年称帝,迁都平阳。刘渊以复汉反晋为旗帜,得到汉族等其他反晋势力的支持,力量发展很快。
公元310年,刘渊病死,刘聪杀太子刘和,继位,他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公元311年,刘聪派部将刘曜等攻陷洛阳,俘掳晋怀帝,把他解送平阳杀掉。公元
316年,刘曜又功破长安,晋愍帝司马邺袒怀露胸,抬着棺材出城投降,亦被刘曜执送平阳杀掉。至此,西晋的腐朽统治彻底结束了。 公元318年,刘聪死,刘曜也自称皇帝。羯人石勒为了与刘曜争夺地盘,攻陷平阳,纵兵焚掠,使平阳遭到很大破坏,刘曜被迫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在平阳立国10年的汉国由皮结束。
【都于平城的北魏】
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各族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战场。在长达 120多年的时间里,山西先后为前汉(山西中部)、后赵(山西南部)、前燕(山西中部和西南部)、前秦(山西中部)、代(山西西北部)所统治。淝水之战后,山西中南部又先后为西燕、后燕、后秦、夏所攻占,人民饱受战乱之祸,直到公元439年,山西全境才由北魏所统一。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国家,起初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公元 398年迁都于平城。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长达 100多年的战乱局面,但鲜卑贵族联合汉族地主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政策,却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和起义。为了缓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强自己的统治,冯太后和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冯太后,汉人,是孝文帝的祖母。在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时,她已掌握了大权,临朝称制达20年。在她的主持下,北魏颁布了俸禄制,实行了“三长制”和“均田制”。俸禄制规定按官品的高低发给俸禄,俸禄之外,贪赃满一匹者处死。实行俸禄制的第一年,就有40多个赃官被处死,北魏吏治,为之肃然。三长制规定,5家立一邻长,5邻立一里长,5里立一党长,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控制。均田制规定,按口授田,男子15岁以上授露田40亩,妇女20亩,年满70还田于官。男子授桑田20亩,作为世业,终身不还。奴婢授田与农民相同,耕牛也授田,限制土地买卖。均田地制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使农民有了一定数量的土地,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许多少数民族人民成了均田户,对巩固他们的定居农业生活和进一步封建化也有积极作用。
冯太后死后,18岁的孝文帝亲政,他继续进行改革。公元493年,他首先克服重重阻力,率领文武百官,连同士兵、家属、奴婢百万人,自平城迁都洛阳。接着颁布了汉化政策:改鲜卑姓为汉姓,易鲜卑服为汉服,在朝廷上禁用鲜卑语,迁居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提倡按门第与汉族通婚。
孝文帝的改革遭到鲜卑贵族保守派的反对,他们在平城发动叛乱,太子拓跋恂逃回平城后也参加了。孝文帝把他们坚持镇压下去,并且处死了太子。
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放弃自己民族旧俗,冲破重重障碍,毅然进行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皇帝和有远见的政治家。 【盛极一时的佛教】
佛教源于印度,为世界三大宗都之一。西汉未年,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佛教应运而盛。山西是当时佛教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出现了慧远、法显等名僧,兴起了五台山佛教圣地,诞生了云岗石窟辉煌的佛教艺术。
慧远(公元 334-416年),雁门娄烦(今宁武附近)人。从小喜欢读书,成年以后,学识已非常渊博。腐朽的东晋社会,使他产生了避世思想,开始了拒绝东晋朝廷在他出山做官的请求,苦心研究佛学理论,写了《法性论》等不少著作,相传他和十八高贤共结莲社,同修净业,被后世净土宗人推尊为初祖。他在佛教界影响很大,是东晋时期佛教界的领袖。
法显(公元 334-420年),平阳郡武阳(今襄垣)人。他是中国第一个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 3岁出家,虔诚信佛。公元399年春天,65岁的法显为了革除当时佛教上层穷奢极欲,无恶为作的时弊,毅然决定赴天竺寻求戒律。他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穿越塔里木大沙漠,翻过葱岭,历经艰险,先后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到达印度。他周游了印度各地,先后走访30余国,又到达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迦维罗卫城(尼泊尔境内)。回国途中又到过今斯里兰卡、印尼的苏门答腊。法显西行取经14年,78岁时回到祖国,定居于建康。在建康,他不顾年事高迈,一直从事紧张的佛经翻译工作,并将自己的西行见闻写成《佛国记》(又名《法显传》、《历游天竺记传》、《佛游天竺记》等),记述了古代中亚、印度、南海诸国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是研究当时这些地区历史的重要文献。《佛国记》对信风和航海的详细描述,也是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最早记录。法显对促进中国同印度、尼泊尔等国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云岗石窟是北魏定都平城以后开始凿建的,前后经历四五十年,与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云岗石窟位于大同西武周山的北崖上,现存洞窟53个,造象
5.1万多尊,大的高十七米,小的十几公分。数万个大小石佛,疏密在间地嵌在东西一公里的山腰,形成一个恢宏绚丽、色彩斑斓的石雕艺术宝库。云岗石刻风格,是继承汉代传统和吸收外来影响形成的,真实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交流文化的情景。云岗石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们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
佛教圣地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佛山之一,它与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五台山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早的寺庙是大孚灵鹫寺、系东汉所建。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五台山寺庙建筑也在这时期增多起来。现存北魏时的寺庙有佛光寺、菩萨顶(位于恒山脚下,被列为北岳第一奇观的悬空寺也是北魏后期所建)。佛教圣地五台山以其壮丽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丰富的历史文物,成为中华民族丰富文化遗产的宝库。 【裴秀】
闻喜裴家,历代人才辈出。裴秀(
224-271年)是魏未晋初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少时聪明好学,情操高尚,后来在西晋担任地官职务,管理国家户籍、土地、田赋和负责地图的编制工作。他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研究了中国的地图史,对全国地理逐一作了详细的查对核实,制作成《禹贡地域图》18篇,是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他还将原来用80匹绘成的《天下大图》,缩制成比例为
180万分之一的准确的《地形方丈图》。这幅方丈图对山脉、都市、乡村等地理要素都记载得很详细,携带披阅十分方便,流行了好几百年。
裴秀在编制地图的过程中,总结了前代制图学的理论,提出了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这六条原则,相互补充,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基础。在世界地图史上,有很高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