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编辑制作:要俊德

  “欠我15万元”、“欠我20万元”……从21日开始,100多名供货商聚集省城,要求山姆士超市结清欠款。据省代理商联合会初步估计,为山姆士供货的供货商超过400家,从去年开始,超市就经常拖欠货款,截至目前,所欠货款在8000万元以上。

  就在山姆士超市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时,22日下午开始,持有山姆士超市购物卡的顾客开始在山姆士建南店内抢购商品,他们将手中1000元或是500元的购物卡全部一次性消费掉。

  目前,上百名供货商以“山姆士超市涉嫌诈骗”已向警方报案。

  结合近日发生在太原市的“百余供货商齐向‘山姆士’讨债”事件,我们在这里一起来回顾一下2006年国内的超市停业事件。

事件背景

  5月20日,很多山姆士的供货商的手机上都收到一条短信息,发信人是山姆士超市董事长冯长洪,短信标题是“告全体供应商”。

  短信主要内容为:“山姆士发展到今天是我没有想到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不愿看到的,现在我觉得应该把山姆士的真实情况向大家披露:2005年底,我与肖萃达成一个口头协议,每月付给我20万元,山姆士由她来经营,我其实已把企业以承包的形式交给了肖萃。

  我从上月发现他们通过必高与维尔士发生大额的资金往来,并通过必高提取大量的现金,而肖萃借口大同有事无暇顾及山姆士,,我让冯焕琴过去了解情况并想挽救企业,可是发现……[全文]

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简介
  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是由美国加州的SMS Manag menl.lnc 公司在中国独资注册德超市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15日,是美国山姆士超市进入中国的第一站。
  山姆士超市建南店,成立于 2000 年 10 月,占地 20000 余平方米,经营面积 18000 平方米。
  山姆士超市朝阳店,成立于 2001 年 9 月,经营面积 12000 平方米,是在山姆士超市建南店建 成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开设的又一大型超市。
  山姆士超市兴华店,经营面积 17000 平方米, 2002 年 9 月开张迎宾,是特大型立体超市,同 时也是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
  山姆士超市休闲购物中心,位于太原市滨河东路与学府街交汇处,占地 30 亩,建筑面积 24000 平方米,于 2003 年底开门迎宾。
  晋中山姆士超市购物中心,位于晋中市中心广场,经营面积 21000 平方米,立体结构,一层经营服装,餐饮及百货;二层、三层为超市, 2005 年 8 月运营。
  山姆士超市大同店,位于大同市城西北部,火车站附近,周边居民有较高的购买能力,2005年9月运营,经营面积16000平方米。
"山姆士事件"最新动态
  6月3日上午11时20分,记者来到山姆士超市建南店。与其他结账柜台的冷清相比,储值卡结算柜台前格外热闹。手推车一辆挨着一辆,队伍长度超过100米,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排队等候的车超过110辆。
  “早上8时我和老伴就来了,超市开门后,一个人去挑选货物,另一个人到结账口排队,3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轮到。”一位消费者说。据了解,很多消费者都是两个人结伴来,一人挑选货物,一人专职排队。
  在现场,记者看到,超市开设一个储值卡结算口,结算本来就很慢。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动一动电脑,说是调试设备。
·山姆士超市储值卡结账口少引来抱怨
·山姆士超市欠款风波:五门店昨日同时开业
·太原:山姆士事件暴露零售业隐患
·山姆士开始给供货商付款 通知今日正式开业
·山姆士董事长:对供货商、消费者,深感愧疚
·冯长洪自曝“山姆士风波”内幕
·山姆士欠债风波:供货商今日将拿到部分欠款
·山姆士欠债风波:超市开始自查账目 核对欠款
·山姆士有望明天重新开业
·山姆士欠债风波:专家会诊为患上私企通病
·山姆士欠款风波:冯长洪称砸锅卖铁也会还债
·山姆士超市欠款风波:老板冯长洪将回太原
·山姆士超市省内六家店均停业
·山姆士超市欠款风波:太原四分店全部停业
·"豪门恩怨"引发山姆士巨变 持卡顾客抢购
·百余供货商齐向“山姆士”讨债
·山姆士高层透露欠账缘由
·诸多供货商齐聚“山姆士”要账
各方声音

经营方:老板冯长洪:“没有办法,要不就将山姆士卖掉归还供货商的货款。”
山姆士超市总经理肖萃:“我没钱。”
山姆士超市副总经理冯焕琴:“我没权。”“只负责5月14日以后的货款,5月14日以前的货款她管不了。”
供应商:“山姆士超市拖欠货款并不是没钱。”
“超市方总会找出各种借口,比如供货商曾经出现过退货现象等。如果供货商没有出现这些问题,对方就称资金周转困难,总之是不给钱。”
“从去年开始,山姆士超市结款就不正常,今年2月份以后,更是一次也没结过账。”

参加网上互动
百余供货商齐向“山姆士”讨债

  据了解,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15日,目前该超市在太原共有朝阳、学府、兴华、建南四家店,在晋中、大同各开一家分店。据省代理商联合会秘书长孙国强介绍,超市现任总经理冯焕琴是山姆士超市董事长冯长洪的妹妹,原任总经理肖萃是冯长洪爱人的嫂子。

  由于业务往来是肖萃在任时发生的,供货商想方设法找到肖萃,肖萃解释说,自己没钱没权,找她没用。供货商又与新任总经理冯焕琴联系,但始终联系不上。无奈之下,供货商只好聚集在山姆士学府店办公区周围等待说法。

  说起超市欠款,供货商们你一言,我一语,显得十分激动

...[点击详情][发表评论]

专家评点2006年度中国零售企业关门停业事件

  1、据以下不完全统计盘点,2006年度被媒体曝光的零售企业关门停业事件达60多起。

  2、2006年,大型零售企业的一些门店关门事件比往年要多,世纪联华、家世界、新一佳、华联超市、银泰百货、北京华联、家福特、东方家园、国美、五星、永乐、大中电器等大型零售企业均有多家门店关门,也体现了大型卖场的竞争加剧。

  3、大型零售企业跨区域扩张导致失败的案例增多,多是由于扩张太快、选址不佳、水土不服和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大型零售企业发展很关键的在于经营结构是否合理,有没有核心的赢利部门与赢利区域。如果能以盈利的部门与地区弥补亏损的部门与地区,而且亏损的部门是成长性的亏损,那样的亏损是必须的,未来的长远盈利总是通过培育亏损项目而实现的。

  4、中国零售业的内资,似乎是越是扩张经营情况就越糟糕,是不是中国的企业本来就不适合做大。做大的心理素养、经济背景、管理水平与人文条件尚不具备。

  5、不断上涨的物业租金给无论外资还是本土的零售企业的发展扩张都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利润微薄的零售企业更要掂量投入产出的回报比率。

  6、另一方面,从06年下半年开始,行业纷纷提出了“区域做强”的理念,零售企业的发展扩张更趋向于理性,零售业的竞争重点已从跑马圈地走向精耕细作。不少零售企业逐步收缩战线,忍痛关掉自己不占优势的店面,提出“做强区域龙头”的口号,欲以区域而谋全国,先做强再做大,未尝不是一种好现象。

  7、除了自身因仓促上阵、经营不善导致的关门倒闭,外资零售企业的大量进入给本土零售企业的生存还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考验,也有部分零售企业终因自身力量薄弱而退出这场竞争。

  8、在竞争中受到冲击的除了连锁中小超市外,影响较大的还有杂货店。据一项调查统计,贵阳两城区有社区杂货店约四千家,但是如今关门或者转行的已经占了一半,剩下的不足两千家。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被迫关门或者转行的社区杂货店中,主要是来于近年来进入社区小超市和便利店的压力,单单在进货一项的比拼上,社区杂货店就吃了很大的亏。

  9、中小超市关门停业、老板携款逃跑事件还是很多。超市突然停业,最为着急和损失最惨的就是供货商,直接导致了零供之间矛盾的恶化,供货商围堵超市、哄抢货物现象屡出不穷。2006年值得有所欣喜的是,商务部已出台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规范》,相信对零供关系改善会有所促进。

2006年1月
  ◆重庆龙寰超市
  重庆龙寰两年多时间里先后对14个农贸市场进行了农改超,因扩张太快,导致资金链断裂。

  ◆云南盛兴超市
  云南盛兴集团2006年1月11日关闭其在北京总店广渠门店,彻底退出北京零售市场。 12月25日,位于白云路448号的原盛兴超市相关资产以高于560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出。盛兴,随着其资产的处理,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006年2月   ◆杭州佳龙美多超市
  2月16日,位于杭州环城西路省人民大会堂地下室的佳龙美多超市关门停业。该店去年12月1日,总投资1200万元,经营面积达5000平方米,佳龙美多关门停业,意味着超市单体经营的模式可能从此在杭州终结。从开店至关门,超市的营业总额在250万元左右,平均每天约七万元。超市有些入不敷出。超市选址在寸土寸金的武林商圈,租金问题也是关门的一大原因。
  ◆华普超市湖北店转让
  2006年2月,华普超市因4年来连年亏损,把武汉惟一一家门店整体转让给中百集团。外地开店管理不是十分顺畅,导致了业绩不理想是这次转让门店的原因。
2006年3月

  ◆北京华联南昌店
  北京华联商厦内部人士透露,北京华联商厦2004年11月在二线城市南昌开业的百花洲店,已于06年3月14日正式停业。
  据透露,百花洲店由于选址不太好,自营业以来一直亏损。早在2005年9月,北京华联商厦百花洲店就曾大刀阔斧调整经营,但该店业绩一直没太大起色。

  ◆海口万福隆超市
  2006年3月中旬,细心的市民发现,开张时间不算长的万福隆海秀分店(金牛岭公园旁)也关门歇业。

2006年4月   ◆南京华诚超市大卖场
  经过数天的9折抛货,4月9日,华诚超市位于和燕路上的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综合大卖场宣告关门停业,据称这是华诚在市区内最大的一家综合性卖场。搬离的主要原因是,租期已满,房东涨了租金,核算成本后决定撤离。

  ◆株洲佳佳乐超市
  4月,株洲“佳佳乐”超市老板拖欠上百万元货款引发供货商哄抢风波,据知情者称,附近的另一家大型超市半年前开张,吸引了大部分客源,以致“佳佳乐”超市经营业绩每况愈下,最终难以为继。另据供货商反映,“佳佳乐”超市最初由3位老板共同投资,去年年底有一位老板突然退股,这一变故也对超市的运营产生了不良影响。

  ◆东方家园广州芳村店
  4月,东方家园建材连锁超市广州芳村分店突然停业,数名员工聚集在该店门口讨要加班工资和违约赔偿金。据悉,该店关门是跟经营业绩不佳、东方集团收缩战线止血减亏有关。

2006年5月

  ◆芜湖合家福超市
  5月10日,地处芜湖市银湖中路的“合家福”超市关门停业,芜湖“合家福”连锁超市总经理武义平透露,每年高达370多万元的房租让他们很难承受。

2006年6月   ◆五星电器温州三家店关门
  6月,五星电器在温州的3家连锁门店突然宣布停业。据业内人士介绍,网点扩充太快、布局不合理或是造成停业的主要原因。

  ◆浙江台州市美加乐超市
  美加乐超市已于6月27日将超市货物全部撤走并关门歇业, 7月6日所有设备全部搬空。43名在台州市美加乐超市有限公司购得VIP消费卡的消费者涉及金额40948元,最终获现金赔偿32758.4元。

  ◆北京家乐福冠军超市
  由于生鲜业态经营不佳,家乐福旗下冠军超市由首联集团和物美超市接管。生鲜业态暂时退出北京市场。
 
  ◆合肥23家苏果超市全面停业
  6月15日,由桐园公司经营的23家“苏果超市”门店全面停业,进行升级改造装修,并发出了告示。为该公司供货的供应商有200多家。由于超市以自采等方式采购的货物仍有大量存在,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给供应商,故决定支付给每个供应商70%左右的现金,其它货款则以这些存货来抵付。此次较大规模整合,仅仅是苏果在合肥市场跨越式扩张的第一步。

  ◆贝塔斯曼北京11家书店关门
  贝塔斯曼北京市场十余家黄金地段的门店接连关门。虽然对此贝塔斯曼解释为正常调整,但有业内人士预测,曾经引领潮流的会员式书店模式正渐渐走向“搁浅”。而开店位置不佳和部分门店一度亏损是开店有关。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的三条营销渠道:目录邮寄、网上店和实体门店。整合为了一体,归属一个管理部门,这个过程中也不得不关闭一些门店。

  ◆兰州联强国美
  6月,兰州联强国美突然停业,只在大门上张贴了“内部装修”的告示。与此同时,所有未提货的消费者都接到销售人员的电话,称联强国美可能已经倒闭,让大家赶紧找联强提货或退款。

2006年7月

  ◆北京华联重庆沙坪坝店
  继重庆江北店三楼关闭“调整”后,北京华联在沙坪坝店7月又卷入风波,一群供货商坐在商场办公室门前讨债,而沙区店部分品牌已经撤离。

  ◆北京小白羊超市第6分店
  7月,北京昌平区政府街小白羊超市第6分店宣布停业。几十名员工和商户聚集在超市门前,要求总部退还剩下的租金和部分货款,并对突然停业给个说法。

  ◆永乐电器诸暨店
  7月,记者在位于暨阳路的华润超市二楼左侧原永乐生活电器店看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永乐电器诸暨连锁店开业不过一年多时间,就悄悄地退出了诸暨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所限,以及当地人文、地理环境不同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一些家电连锁企业匆匆上马,开业不久,便困难重重。
  
  ◆长春福乐超市
  7月,位于长春市四联大街附近的大型仓储超市———福乐超市突然张贴出告示:因为业内竞争激烈,长期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公司决定暂停营业。告示贴出不久,便有百余名供货商闻讯赶到超市,追讨积压在超市内的货物以及拖欠了几个月的货款。
据了解,吉林省福乐仓储超市于2001年10年15日正式开业,它的开业填补了长春西部一直没有大型超市的空白。该超市投资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总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经营的商品达万余种。

  ◆绵阳家嘉福超市
  7月,四川绵阳市家嘉福超市关门,超市老板蒋某欠下员工工资和供货商货款后不辞而别。超市老板欠员工工资和保证金共计11万余元,欠供货商货款和各项费用约130万元。

  ◆成都新桂花超市
  7月,位于成都广元商贸中心黄金地段北街的、刚开业半年的新桂花超市停业,供货商聚集门口。

2006年8月

  ◆株洲新亚广客隆超市
  8月,一纸“停业装修”的公告急坏了株洲新亚广客隆超市的供应商,因为担心自己的货款和货物受到损失,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在超市门口。超市公告表示:由于公司战略发展,现与购宝集团达成协议共同拓展株洲市场。因为上述原因将要对超市进行改造,将要停业装修一段时间。

2006年9月   ◆北京超市发便利
  因经营不善,超市发便利店正遭遇全面歇业危机。06年9月,超市发京西、人大西门等十余家便利店正式停业。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超市发便利店每年亏损额达到上千万元,公司无力给便利店配货,导致大多数便利店无法正常经营。目前,超市发不少加盟店已取消加盟,直营店则纷纷停业,原来超市发的上百家便利店已有近半门店歇业。

  ◆温州民丰超市人民路店
  8月,温州民丰超市人民路分店闭门谢客,门口的告示写着,这里不再开超市,而是改卖手机通讯产品了。据了解,改卖通讯产品是民丰超市门店业态调整的结果,也是市区标准超市的第一个转型者。公司负责人透露:市中心的经营成本已经不适合标准超市业态的生存发展,市中心大卖场不断出现,标准超市自然步履维艰。

2006年10月   ◆江西宜春红太阳超市
  超市2004年12月开业,只有第一个月按照合同付了货款,截至关门时,总共欠货款150余万元、房屋租金60余万元。超市老板表示:由于对超市经营不内行,也不排除同行在背后“点火”,不得不停业,

  ◆北京家福特建材超市
  10月16日,北京家福特关闭,10月26日,家福特向外界发布的停业公告。
  据知情人士分析,家福特欠近百名供应商的货款高达千万余元,加上内部员工各种福利待遇也被拖欠,总共欠款达两千万元左右。而倒闭的原因跟它过快的扩张有着很大的关系。

2006年11月   ◆华联超市北京门店
  2006年11月,华联超市方面证实,北京共有30家超市将面临全面停业整顿。从06年春节开始,华联超市相继关闭北京的一些便利店。06年上半年,关闭了近20家,占华联在京开设店面总数的1/3。
2001年2月,上海华联超市与北京西单、超市发合作,进入北京市场,组建西单上海华联超市(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华联超市面临越来越残酷的竞争格局,华联超市在北京遭遇了第一次亏损:—1707.68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1.49%。

  ◆石家庄世纪联华
  11月,石家庄世纪联华联盟路店已人去店空,店面外张贴一告示“内部装修,暂停营业”;而东明店还在营业中,但生鲜类已经全部撤柜。又一零售商巨头在省会铩羽而归。世纪联华联盟路店是2003年其进驻省会的第一家店面,此后,2004年10月28日,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90%的股份收购河北万利福集团,然而,并购后,世纪联华的优势并没有得以展现,经营状况亦不乐观,直至演变到当下的关店与清仓。

  ◆江西新余新一佳超市停业
  11月,江西新余“新一佳”超市与部分供货商发生合约赔偿纠纷,纷争的起因是一则关于“超市要关门”的消息。“新一佳”新余胜利店店长助理赖先生表示,由于超市经营不理想,深圳总部通知停业整顿,何时重新开业还不能确定。

  ◆济南新国道超市
  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曾经风光无限的济南新国道超市11月关门停业。该超市的突然“停摆”,也让众多供应商的货款陷入了难以追讨的境地,100多名供应商自发来到新国道超市集体追讨欠款。据超市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和附近另一家大超市的竞争,超市元气大伤;再加上北园路整修等原因,客流量骤然减少,导致超市难以维持。

2006年12月   ◆太原清风国美、大中电器
  作为太原本土的家电渠道商——清风国美新天龙店在06年年底悄然停业。无独有偶,大中电器关掉了其在三墙路的门店。
  
  ◆华普超市
  石家庄怀特国际商城附近的华普超市在新年到来之前关门, 由于外埠门店的业绩不佳,华普超市将在一两年间收缩战线,将重心移回到北京市场。

  ◆天客隆超市
  2006年12月18日,呼市爱民路天客隆超市(一店)贴出停业通知。在此前一周,呼市新城区新华东街天客隆超市(二店)已经停止营业。

  ◆兰州顺鑫超市
  12月11日上午,位于兰州铁路局附近的顺鑫超市老板“人间蒸发”。 该超市共欠有上百家供货商的60余万元欠款,而每家欠款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世纪联华超市沈阳兴工店正式关门
  2006年12月11日,联华超市兴工店将正式闭店。从前一天员工们就开始悄无声息地收拾货架上的物品。

  ◆世纪联华广州保华广场店
  12月底,联华超市进入广州市场的第一个落脚点保华广场店撤场。广州一家本土超市的老总向记者表示。“广州是生鲜超市的主战场,但联华在这一块却非强项。其次,为降低成本,联华选址物业存在较大问题,另外世纪联华卖场气氛有点‘土’,这对于习惯了家乐福、百佳、华润万佳宽敞、舒适环境的广州人而言,缺少吸引力。”

  ◆沈阳新一佳超市
  12月,新一佳超市沈阳店关门,接手该超市的是沈阳本地的一家名为“博乐福超市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2002年,新一佳将目光盯到了沈阳,当时租用了中街太阳广场地下一层开办超市,但经营状况不佳,不到半年就关门了。2004年,新一佳卷土重来,选址在省体育运动技术学校附近,定位于“生鲜超市”,仍以失败告终。06年11月,新一佳又准备重装上阵,并在经营结构上作出很大调整,计划在超市内开设大众舞厅、健美中心和网吧,最终这些计划都没有获得成功,新一佳不得不第三次黯然离开沈阳。

  ◆乌鲁木齐西北大地超市
  12月31日,乌鲁木齐南湖北路上的西北大地超市突然关门,超市老板陈某一直无法联系上,好像人间“蒸发”一样,数十名供货商和超市员工将西北大地超市团团围住。

  ◆郑州美嘉美超市
  12月,郑州美嘉美超市老板徐建奇四处躲避跟他要债的职工和供货商,两家美嘉美超市人去楼空,众多加盟店主有了山雨欲来的感觉。
  美嘉美公司是一家以超市经营为主的公司,随着其他卖场的纷纷进入,美嘉美遭遇了激烈的竞争。从2004年年初开始,美嘉美连锁量贩营业额开始下滑。为了应对竞争,美嘉美公司推出了“加盟服务——每个小超市只要向美嘉美公司缴纳3000元的加盟费,就可以冠名“美嘉美联盟超市”,截至2006年2月已有180多家加盟店签约,其中150多家已经运营。
徐建奇反思:“超市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关键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公司的管理层,尤其是高管层的频繁换人,导致一些政策制定和执行有错位,政策达不到原定目的。另外,公司管理过于松散,领导对员工监管力度不够。”

(联商网和超市周刊联合整理)

 

 

Copyright @ 2000-200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山西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