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华网山西频道>>专题报道 稿件来源:山西青年报  作者:记者 曲子荣 卫方正

关 注 师 德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教书育人应该是最准确的答案。
  但在吕梁采访时,记者从一些家长的质问中不难感知,一些教师的形象正在家长心目中逐渐走低。
  体罚学生和经济惩罚难道能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吗?这是许多家长心底的疑问。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当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现在一些教师却正在自毁形象。
  随便点击网上,就会发现许多体罚学生的“丑事”跃然眼前,一些通过经济手段或者孤立手段制裁差等生的事也会跳到眼前。
  此时作为最直接的“受害者”——处于弱势的学生们,只能被动挨“打”或“罚”,因为作为学生,他们运用法律手段来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差,而且,老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又是那样高大,因而,他们只能如同羔羊除了嗷嗷待哺外只能被动挨“罚”。
  一位家长说,过去20多年前上学时教师最厉害的一招就是“叫你的家长来一趟”,而现在这种情况却升级为“体罚”和“罚款”。
  一些教师道德规范中不允许发生的现象却出现在一些教师身上,他们的行为规范让学校失去了面子,给教师称谓抹上了一把黑,也在学生心目中无形中形成了阴影。试想这些有“问题”的教师言行让他们所教的学生沿袭下去,岂不成了“恶性循环”?
  一位教育专家说,教师或者学校经常犯的一个大错误就是孤立看不上眼的不听话的差等生。比如,有一位学生考试成绩很差,常常不及格,有的教师就经常以拖低班级平均分为名义,“情不自禁”发动其他学生鄙视他,并且经常做出一个学生犯错全班受罪的没有师德的事情。有的教师潜意识的目的就是要让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其他心智尚未健全的学生的排挤。在行为的直接反映上就是体罚学生或经济处罚学生。
  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教师本身的素质问题以及师德问题,在体罚和罚款的背后,掩盖着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怎样塑造神圣教师的问题。
  如何杜绝教师体罚学生和经济处罚学生的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共同的关注。
  作为学生也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同时,勇敢地维护自己作为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惟有如此,校园里才会响起更加动听的歌声。

事件:体、罚款全是“误会”!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家长和学生均为化名)

  直到现在,山西离石市的学生家长陈志雄还无法忘怀孩子和他诉说的事情。

  “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班的十几个同学跪下写作业,还把其中的一个女生踢了两脚……”

  这怎么可能呢?陈志雄不大相信。

  但当他和其他几个熟识的家长互通情况后,他不得不相信这是个残酷的事实。

  而这是他和许多家长所不情愿看到的。身为吕梁名校——离石市第二小学的教师,为何要体罚学生呢?陈志雄感到不理解。联想到以前孩子回家后要钱交老师罚款一事,他觉得一头雾水。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到底怎么了?像许多家长一样,陈志雄无法读懂一些教师的行为。

  2004年4月12日,星期一。

  像往常一样,离石市第二小学三年级四班的学生开始上语文课。

  “拿出你们的作文,我检查一下。”老师许金梅对学生们说。

  “我们中的一些同学由于没有写完作文或写得作文不好,被老师罚跪。”李菲说,“当时,老师说没写好的给我跪到讲台前,大约20个同学被迫蹲在了讲台前。”

  “其中有一个叫刘江的同学跪下了,同时,另一个叫卫红的被老师在屁股上踢了两脚。”张兵说。

  在此后,三年级四班学生所写的作文《给太原市的刘芳的一封信》,都被许金梅老师撕烂扔在了废纸里。

  “那时,我们许多同学心里都感到很害怕,不知道老师到底为何要这样做。”10岁的贺莉低声说。

  “在老师的训斥声中,许多同学哆嗦着趴在地上。只听见老师说,让全体同学重写作文。”一个大眼睛的同学说。

  在三年级四班学生的记忆里,像许老师体罚同学的事并不罕见。“有一次李飞被踢了两脚,张明的《目标与练习》书被老师撕成两半,被老师打手更是常有的事,还有一次老师说完不成作业要脱裤子。”一个被老师体罚过的学生这样说。

  在吕梁市,离石市第二小学是一个有4200多名学生的名校。这个名校的荣誉之多,让人称赞。但盛名之下,该校的刘校长也感到了一丝无奈。

  “现在的教育真不好搞,教师和家长之间缺少一些沟通,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都存在溺爱心理,导致一些误解存在于家长和老师之间。”离石市第二小学的刘校长拉开了话题。

  对于体罚学生一事,她表示没听说过,也没有人向她反映过——如有此种行为肯定是不允许的,因为他们学校也多次强调过师德师风建设,并且要求教育要把握“度”。按她分析,如有体罚行为,可能是因为“恨铁不成钢”导致的过激行为。

  对于4月12日让学生“跪下”一事,离石市第二小学校三年级四班班主任许金梅说,她只是“吓唬”他们,让20多个学生在讲台上蹲下写作业,原因是他们作业没完成好,“急人急得不行”。而学生们很“难教”,撕作文是怕差学生抄袭。

  这位从事教师工作15年的老师同时表示体罚学生是不合适的,但自己脾气不好,实在是家长不配合,学生们不争气。

  至于说罚款一事,她表示都是让班干部收的钱。

  三年级四班的苏佳说,自己没做完作业被罚过3元钱,同班的卫健宇被罚过11元。许金梅老师曾在班里这样说:背课文前20名不罚款,后20名要罚款。学生们说:在他们班里被罚过款的多达十几人。

事件集 

8岁男孩课堂上打瞌睡 老师用针头喷水将其扎瞎

  日前,五常市一小学教师赵某体罚学生致残涉,嫌过失伤人罪被五常市检察院提起公诉。
  2003年7月2日,年仅8岁的岩岩因在课堂上打盹儿,被老师赵某用带针头的针管往脸上喷水,结果针头飞出将岩岩的右眼扎瞎。
  
                             全部内容

老师误会学生考试作弊打疯女孩

  日前,省高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体罚学生致使学生疯了的巨额索赔案。
  曾兰(化名)是梓潼县大新乡小学二年级学生, 2001年11月的一次半期考试中,监考老师梁仕鹏误认为曾兰作弊,于是对其顺手、反手打了右脸两耳光后致使曾兰发疯。曾兰经四川西南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认为曾兰存在与应激……

全部内容

只因没认真写作业 九岁女孩头发被老师成团揪掉

  记者接到河间市米各庄镇几名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称当天上午,米各庄镇高屯中心小学发生一起体罚学生的事件,三年级的几名学生遭老师殴打,其中一个女孩被老师薅掉了一团头发。
  当天下午,记者赶到高屯村。女孩李陈的母亲李巧胜手里捧着一团头发,气愤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当天中午放学后,李巧胜看女儿的头发很凌乱,用手帮她理……
                       全部内容

西安一学生遭鞭打 手肿像面包

只因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西安市西铁五中附属小学一老师用教鞭把不到6岁的小学生双手打得肿了起来。
  昨日下午,记者在西铁五中附小门口看到被打的一年级小学生刘靖涛,只见他双手红肿,上面布满青紫色的淤痕,虎口处肿得很厉害。记者问是谁打的,孩子怯生生地说:“是王老师。”……

全部内容

心痛 伤痕累累的小手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河北省曲周县侯村镇东高固小学教师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竟用削笔刀将42名学生的手掌心划破!

  为了防止学生逃跑,刘丽娜还将教室的门顶上,逐个划伤每个学生手掌。
  第一个被划的是坐在教室前排最南头的赵某,老师划的时候用的是刀背,所以受伤并不很重……

全部内容

教师心理问题透视

  近日,不少媒体报道了一个小学代课教师刀划41名学生的新闻,读来令人震惊。近年来,有关教师暴力虐待学生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有的是将学生打伤、打残,有的是猥亵学生,有的甚至将学生杀死。这就必然牵涉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

教师心理问题有几多

  心理问题向来就被视为一个敏感的领域,而教师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就显得更复杂。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而改革势必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每个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也必须承认,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往往因为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特别是一些在改革中面临下岗和分流的教师,心中总是充满了怨气,总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辛苦教书育人半辈子,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于是,往往将心头的无名之火发泄到无辜的学生身上,导致各种各样施暴行为的发生,有的教师甚至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比如,不久前震惊全省的曲沃小学教师姚新民就是在考试没有通过,面临“卷铺盖回家”之时,本已变态的心理更加扭曲,将与自己保持了两年畸形恋情的一名小学五年级女学生在发生关系后毒杀。
  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据统计,目前教学一线的教师中有半数以上存在心理问题。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甚。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曾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小学的229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令人惊诧: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此后不久,上海全市小学的一项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反躬自省师德靠自身拯救

  “我觉得做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很简单,只有四个字:‘德才兼备。’”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出身于教育世家的洪洞一中资深教师董希旺言简意赅,胜过了滔滔万言。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决不能作为导致“问题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发生的最重要理由。教师行业的“圣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告诫过,做教师要“诲人不倦”,要不辞辛苦,不惮疲劳。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行业就有沉稳笃实、以德为本、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优良传统。

  在记者所采访的十几名优秀教师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声:“我们只有首先把握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别人。不论学校以外的世界怎样纷扰、浮躁,你都要保证教室这方净土的神圣,讲台这方高地的崇高,教师这个称号的纯洁。”

  对于怎样“把握自己”的问题,一位优秀教师讲得非常透彻:“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三自主义’:自省、自修、自律。自省,就是常常反省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有哪些缺陷,哪些不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自修,就是不仅要针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有目的的去学习,去改正和提高,还要不断地关心时事,留心外部世界的发展,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状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律,就是永远记住国家法律、学校纪律以及职业道德,端正自己的人格作风,在任何情况下有所不为。”

  这位教师的论述,令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吾日三省吾身”,“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以其昏昏,使人昏昏”的中国传统古训。

  另一名教师的话更发人深思:“我觉得我们必须保持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敬畏心理。歌曲里不是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如果‘你’是个好人,那你的学生长大后就可能是个好人。反之,如果‘你’是个学识和道德都不合格的人,那你的学生将来的发展便值得忧虑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我们教师行业的金科玉律。”

  因此,拯救师德,首先得从教师自身抓起。只有广大教师从思想上纯洁,才能保证这个行业的行为纯洁。

关注师德一个社会综合工程

  那么,从外部环境来讲,如何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一位教育专家提出以下一些建议:要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要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随时为教师提供服务。

  同时,提高教师的待遇也刻不容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我国教师的平均工资在16个行业中排在第13位,显而易见,属于低收入阶层。目前的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是,稍加比较即可发现,目前教师的收入仍与整个社会发展不相协调,拖欠教师工资特别是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现象还非常严重,教师的情绪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讲,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也是预防教师心理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措施。有专家指出,必须把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让每一个学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健康成长。更让教师懂得自己必须对学生保持足够的尊重。

  在大量的教师伤害甚至杀害学生的恶性事件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当事人中的教师还是学生,法律知识都极其欠缺,法制观念极端淡薄。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造成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如果我们再从更高、更深、更远的角度看,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心理的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明天!(全文完)


相 关 链 接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禁止教师体罚学生 ·教育部答问: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和体罚等
·老师体罚学生 同学迁怒“肇事者”
·中小学生学校恐怖症增多 心理专家为患儿支招
·老师对学生是否有惩戒权 ·教师名字叫不得 学生屁股就摸得?
·难道还用告诉人民教师“严禁奸污猥亵女生”!
·“严禁奸污猥亵女生”追踪 教育局自称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