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资源 山西共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其中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沿山西境界流程965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道长度在150余公里以上的有8条(不包括黄河)。其中汾河源于管涔山麓至河津注入黄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全长500余公里。山西河流,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和漳河。黄河流域在山西境内的面积有9713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海河流域在山西的流域面积5913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8%。主要特点是河流较多,但以季节性河流为主,故形成夏季排洪、旱季断水的局面。山西境内河流由于受多山地影响,河道自然落差一般较大,尤其在河流出省境地段,理论上的水力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多为季节性河流,水量变化的季节性差异大,因而水力资源的利用率不大,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以小型为主。以储量和开发比较,清漳河、沁河、滹沱河、浊漳河的条件较为优越,水能储量占到全省的80-90%。山西省的主要水资源是河川径流,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当地降水,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及水文下垫面条件的差异,在地域上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山西是全国水资源贫乏省份之一。全省水资源总量只有14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约93.1亿立方米,但可采水资源只占45%,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在全国各省区中居倒数第二位,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5,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4.3%;亩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的9.3%。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省可分为三类区:腹部盆地高开发区,东部山地中开发区,西部沿黄低开发区。
集中,用水量大,水资源程度最高。这里由于地下水的高强度开采,盆地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除局部地区尚有零星开发潜力外,盆地地下水的开发潜力已基本枯竭。1984年,本区域之河川径流利用程度已高达67.5%,其中汾河上中游区及桑干河区分别高达75.4%和71.7%,临汾及运城盆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高达80%。东部山地中开发区:包括阳泉、长治、晋城、忻定等地区。区域内工农业有一定的基础,水资源也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潜力较大。1984年,全区河川径流利用程度仅有12.6%,其中滹沱河为39%,漳河为18.2%,沁河、丹河最小,仅为2.71%,全区岩溶大泉开发利用程度仅有7.2%。西部沿黄低开发区:包括晋西、晋西北山区。该区域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落后,水资源贫乏,大部分河流系源短流急的山区季节性河道,难于开发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1984年仅为9.86%,当地岩溶泉水基本上尚未开发。
山西省已建成842座(大中型58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有汾河水库,册田水库、漳河水库、关河水库、后湾水库、文峪河水库等,塘、坝、池、泊数以万计,总库容量达42.6亿立方米,控制全省地表径流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能调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这些水库可灌溉农田400余万亩。
新建和扩建万亩自流灌区108处(其中大型6处);建成万亩机电灌站74处(其中大型6处);配套机电水井9.09万眼。加上分布在各地的小型水利设施,全省水浇地面积已发展到1666.6万亩。
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途径偏关、平鲁、朔州、神头,宁武、静乐、娄烦、古交8个县(市、区),穿过吕梁山区.万家寨引黄工程经过地区的主要河流有黄河水系的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汾河和海河水系的恢河。引黄工程由总干线(万家寨大坝向东至偏关县下土寨分水闸)、北干线(下土寨分水
闸向东和向东北至大同市赵家小水库)、南干线 (下土寨分水闸向南至宁武县头马营)和联接段(头马营向南至太原呼延净水厂)组成。总干线引水总量12亿立方米,其中由南干线向太原市供水6.4亿立方米,由北干线向大同市、朔州市供水5.6亿立方米。
万家寨水利枢纽为引黄工程的起点,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段,主要任务是供水,发电、防洪、防凌。万家寨水库总库容为8.96亿立方米,每年向内蒙供水2亿立方米,向山西供水12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080万千瓦。
主要解决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一 项大型引水工程。 全省目前发现的矿泉水共200余处,计350余个出露点,经过勘查评审通过的矿泉水产地100处左右,投产的有20余家。以锶、偏硅酸型矿泉水为主,还发现有锌、锂、碘、硒、溴矿泉水。批准矿泉水储量约3万立方/日,约合0.1095亿立方/年。
野生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植物资源
|